古建改造走上云端
歐特克 發(fā)表于:13年03月08日 16:00 [來稿] DOIT.com.cn
古建改造走上云端
思南路舊房改造項目是古建項目利用BIM的嘗試,作為在古建改造中第一個勇于吃螃蟹的人,為了能將BIM在項目中的應用做到盡善盡美,上,F代建筑設計集團工程建設咨詢有限公司的確下了一番工夫,在重重困難面前,能最終將項目完美展現,實屬不易,尤其是在項目全生命周期中的應用。
呂芳指出,從設計到施工再到運營階段,BIM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為BIM能夠保留所有數據,所以在運行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就可隨時提取。同時,通過導出三維掃描和BIM模型數據信息到自主開發(fā)的VR系統中,并結合GIS,還可以進行虛擬現實漫游,完全變成一個真實場景,提供用戶真實的浸入式體驗。業(yè)主也可以在招商展示中,利用BIM的虛擬數字技術,使客戶可以像玩游戲一樣漫步在整個社區(qū)當中,進到自己想要的房間,有利于招商引資。“Autodesk Revit軟件具有很好的兼容性,可以讀取三維激光掃描的文件,對掃描得到的數據進行處理,使之能夠導入其他BIM軟件,也可以導入到后期和虛擬漫游進行結合。”呂芳如是說。
誠然,BIM模型與點云模型的結合,要根據施工圖構建建筑、結構、設備專業(yè)的BIM模型,并進行BIM模型各個專業(yè)之間的碰撞檢測及管線綜合,生成檢測報告,同時,根據三維點云模型檢驗BIM模型對老建筑改造的影響及可實施性,并修正BIM模型。
古建改造項目在云端的應用是一個亮點嘗試。使用Autodesk BIM 360的儲存功能,可以在移動終端,比如iPad或iPhone上瀏覽三維模型、查詢數據,方便現場的施工指導和多方的配合。
不可否認,三維激光掃描技術運作保證了原始設計的準確,根據掃描的點云數據創(chuàng)建的BIM模型保留了原始數據的完整性。將數據推向云端,使得進行古建筑設計時有理有據,改造的過程中再進行預先模擬,后期施工古建筑就不會發(fā)生二次破壞,以保持其原汁原味。
采用傳統手段對原始的東西進行測量往往會有損失和不匹配,F在應用BIM或多維現代化的先進手段,建立一個精確的數據庫,對于以后的歷史保護建筑的協作是非常珍貴的資料。呂芳說,“BIM的利用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通過云端技術直觀的指導現場施工,建筑師腦子里的構思原來就是三維的,做出來的東西也是三維的,不會因為二維轉換而出現信息的流失。針對歷史保護建筑,我們還進行了綠色性能分析,利用Autodesk Ecotect軟件,在建模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并保證其銜接的流暢性。”
BIM 推動理念前行
古建保護與設計改造在業(yè)內一直備受關注,但苦于沒有找到一個好的方法和途徑對古建的現狀進行真實完整的現場數據采集,而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保護與設計。然而,思南路舊房改造項目卻做到了這一點,而且亮點頻出,基于BIM進行的云存儲、云計算、古建筑保護、歷史數據保留、三維激光測繪、點云數據處理、網格模型修復、物業(yè)管理擦窗機模擬和選型、虛擬現實、照明分析、人員模擬這些均在項目中有所體現。
同時,將BIM多維技術運用在歷史保護建筑群中,使古建保護能夠確實做到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開創(chuàng)了BIM應用的新領域和新維度,也為其他古建筑設計公司提供了依據,總結了經驗。
BIM目前在中國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一是質量的保證,二是設計效率的提升。通過三維可視的信息模型,所有人員可以在同樣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的校核,可以更方便的讓不同專業(yè)之間進行溝通、協調,從而使項目更具可控性,既能保證整個項目的質量,又能減少各專業(yè)之間互相的碰撞,減少出錯。
“談到BIM在全生命周期中的作用,通過歐特克軟件搭建的BIM平臺可以進行無縫連接,Autodesk Revit模型幫助我們減少誤差。如今,我們已經成功在古建類項目中拓展了BIM技術,希望以思南路改造項目為契機,將工程建設行業(yè)里面所有的產業(yè)鏈通過BIM平臺串聯起來,實現更高的集成度。我們愿意將項目應用中的經驗與更多同行進行分享,以幫助古建改造項目走出瓶頸。”呂芳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