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PC時代ARM表現(xiàn)搶眼:Intel恐入絕境
驅(qū)動之家 發(fā)表于:13年05月02日 17:56 [轉(zhuǎn)載] 驅(qū)動之家
《華爾街日報》今天撰文指出,在后PC時代,ARM正不斷向Intel施加壓力,將其一步步推向深淵,更令Intel感到擔憂的是,ARM的潛力似乎還遠未得到釋放,未來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在后PC時代,ARM正在一步步將Intel推向深淵。這家英國芯片設計廠商今天發(fā)布了第一季度財報。報告顯示,ARM季度利潤增長39%至5190萬英鎊(約合7940萬美元),超出分析師平均預期。受此消息提振,ARM股價當天再次大漲12%,在過去12個月累計增幅已超過70%。
近年來,智能手機和平板機等移動設備銷量快速增長。在這個領域,ARM已經(jīng)確立了主導地位,遙遙領先于Intel,95%的智能手機都采用ARM設計的處理器。更令Intel感到擔憂的是,ARM的潛力還未得到完全釋放,未來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雖然發(fā)達國家市場正趨于成熟,但新興國家的大量消費者才剛剛購買他們的第一部智能手機。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用戶正放棄PC,轉(zhuǎn)而購買平板機,這種趨勢也讓ARM受益匪淺。ARM不僅在平板機處理器市場占據(jù)了相當大的份額,而且其Mali GPU技術在Android平板機市場的份額也高達60%。ARM預計,2013年Mali芯片出貨量將達到2.5億片,比去年增長60%。
然而,ARM能否不斷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呢?從目前情況來看,這種可能性正越來越大。通常情況下,ARM的專利授權收入增速比市場平均增速要快 15-20%。目前,ARM在數(shù)字電視等領域的收入增速最快,在這些領域,該公司面臨的競爭對手更少。與2012年第四季度相比,ARM今年第一季度訂單量增長了5%。
不過,面對咄咄逼人的ARM,Intel并未坐以待斃,而是全力反擊。即將于今年量產(chǎn)的Intel Bay Trail處理器,看上去能在平板機領域進一步縮短與ARM設計的距離。相反,誰也無法保證ARM將來能在服務器市場蠶食Intel的客戶。即便ARM可以,但若要開發(fā)者打造一個全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沒有數(shù)年時間,這項工作根本無法完成。
據(jù)瑞士銀行(UBS)估計,ARM當前股價相當于2013年每股收益預期的46倍,遠高于歷史上30倍的平均水平。瑞士銀行還認為,如果ARM能以實際行動表明,到2017年它可以將在所有終端市場的份額提升30%至60%,那么其股價將達到12英鎊,比周二收盤價高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