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要的iOS 7:更好的應用交互
瑾瑜 發(fā)表于:13年06月11日 00:55 [轉載] 騰訊科技
北京時間6月10日消息,美國科技博客Mashable撰稿人克里斯蒂娜·沃倫(Christina Warren)日前撰文,闡述了一名蘋果老用戶對iOS 7的期盼。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iOS 7無疑將成為今年蘋果WWDC 2013大會的重磅產品。iOS 7的發(fā)布可謂是蘋果多年來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蘋果在6年前推出iPhone,在5年前推出App Store應用商店,而時至今日,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已經發(fā)生變化。
現在,在品牌用戶占有率方面,蘋果或許將首次直面真正意義上的競爭。三星和其的Android系統霸主地位,以及包括在不斷吸引用戶的其他平臺,如Windows Phone 8及黑莓BlackBerry 10等,都讓蘋果承受了不小的競爭壓力。
我是iOS用戶,但是我非常幸運,能夠親自測試評估市場上幾乎每一款主流設備。我也因此能夠有機會發(fā)現還有哪些其他產品可供iOS用戶選擇。
現在關于iOS 7外觀風格大變的消息充斥著各家媒體,但作為一名用戶,iOS 7擁有的新特性才是我最渴望的。對我而言,除了外觀,我還希望iOS 7能夠擁有更好的應用交互,更出色的iCloud,以及更多蘋果服務的改善,比如Siri等。
我對iOS 7的期盼如下:
更好的應用交互
對于iOS老用戶的我而言,iOS的令我失望的一點是,缺少真正系統級別的應用交互。
目前,iOS是讓“沙箱”應用進入他們自己的系統環(huán)境。就是說,一個應用存儲的數據無法從另一個應用進行訪問,除了一些內置功能,比如日歷、聯系人、iTunes Music和照片等,但是,大部分數據還是存儲在應用中。
從安全性角度來說,這種做法很不錯。用戶不必擔心流氓應用從其它地方獲取并濫用自己的數據。但是從用戶的角度來說,這種方式就有些局限性。應用之間很難進行交流,這就像是我們進入了一個世界,在這里你常常想要從一個應用中訪問另一個應用的內容。
舉個例子:我想要錄制一段語音備忘錄,然后將該語音內容傳送至Dropbox或Evernote印象筆記。但是現在,我無法進行類似操作。相反,我得將iPhone連接到電腦,打開PhoneView應用,然后再將這些文件轉移至我的電腦中。
然而,像這樣的解決方案其實是完全沒必要的。所以,我對iOS 7最大的期盼就是,具備一個更好的應用交互性能。
放寬系統默認值設定
雖然蘋果App Store應用商店提供第三方郵件、地圖及瀏覽器應用下載,但是iOS系統并不允許這些應用成為其默認設置。這就是說,用戶更喜歡Gmail、Mailbox或者其他郵件應用,卻無法將這些應用設置為默認程序,瀏覽器和地圖應用亦是如此。
通過使用x-callback機制,應用開發(fā)者們讓用戶能夠針對具體任務選擇他們想要的應用。事實上,我并不認為蘋果會允許用戶自己對特定類型的應用進行默認設置,但若可以就太好了。若僅從安全角度來說的話,我理解蘋果讓Safari瀏覽器成為iOS的默認瀏覽器的理由。但為什么郵件應用不能進行默認設置更改?
更佳的第三方音樂應用API(應用程序界面)
iTunes Match是我最喜歡的服務之一,雖然有人士對該服務進行了批評而且對其中的大部分我也認同,但是就整體而言,我認為該服務能夠代表蘋果的最佳水平:接受一項艱難的任務,然后將之簡單化到極致。
對于iTunes Match服務,我唯一的不滿是,iOS平臺唯一能夠訪問那些音樂文件的應用就是蘋果的音樂程序。但問題是,市場上還有很多其他擁有出色功能的第三方音樂應用。用戶可以手動操作通過第三方應用訪問已下載至手機的任何音樂文件,但是卻無法訪問存儲在云端的歌曲。若蘋果允許其他應用訪問iTunes Match,對其而言將會是一次突破。
改良版iCloud
在云服務方面,蘋果并未有過非常傲人的成績。雖然Mac很成功,但是其用戶群仍較小。MobileMe可以說是個災難,而且其惡名一直未完全消散。所以進入到iCloud時代,以免費、無縫和可靠性為設計核心的新一波蘋果服務出現。免費和無縫是真,但是可靠性還有待商榷。如美國科技網站The Verge在今年3月所報道,大批應用開發(fā)者已經放棄使用iCloud來同步他們的應用。
結果是,那些使用iCloud進行同步的應用程序,若更改次數過多、數據庫過大或者出現連接不穩(wěn)定,就可能會出現問題。因此,我認識的很多開發(fā)者會選擇使用Dropbox作為首選同步服務,而iCloud只是“備胎”。就我個人而言,我希望看到iCloud的可管理性增強。另外,我希望能共擁有一個渠道,能夠從iPhone和iPad以外的設備中訪問iCloud的數據和備份。
更多關于Siri的消息
2011年,Siri語音助手服務與iPhone 4S一道發(fā)布,蘋果承諾該服務將成為一個絕妙的虛擬助手。那么,有多少人每天都頻繁的使用Siri?或許并不多。我自己就只利用Siri來設定鬧鐘和備忘提醒。Siri面臨問題,有一部分是原因是與其相接的應用和服務有限。雖然iOS 6增加了對Siri的支持,但這與2010年初版Siri應用相整合的服務數量相比,可謂是杯水車薪。與最初的Siri相比,很多高級功能在現在的Siri身上已難覓蹤跡,這其中部分是因為Siri的服務范圍,為幾百萬用戶提供服務和為數億用戶提供服務可是天壤之別,特別是現在Siri還遭遇到來自谷歌(微博)Google Now等服務的競爭。
如果蘋果不想再讓Siri只是作為一個“很酷的展示”功能呈現在用戶面前,那么其就需要來自iOS和第三方應用更多的支持。
更加優(yōu)雅的UI(用戶界面)
與大部分蘋果評論員不同,我并不反對蘋果的Skeuomorphic設計風格(注:模仿過去的現實物品,強調界面與用戶過往經驗的一致性)。雖然Game Center(蘋果游戲中心)的綠色俱樂部式設計真的很丑,查找我的朋友(Find My Friends)應用界面上的皮革裝訂線設計也有些過,但是我并不介意其他一些風格設計,雖然是有點庸俗,但是又如何,我就是喜歡。
對于iOS而言,現在確實應該做出更深更廣的轉變。但這并不表示要完全迎合扁平式UI擁護者的口味,而是說要更加現代,并且在一些領域繼續(xù)保持其一貫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