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 發(fā)表于:13年12月18日 16:00 [來稿] DOIT.com.cn
2013年12月18日存儲在線報道:惠普宣布推出融合存儲創(chuàng)新,能夠以創(chuàng)紀錄的速度恢復業(yè)務運營,大幅降低全閃存陣列成本,同時提高性能和服務質量(QoS),并且通過實現云存儲應用移動性而提升敏捷性。
過時的備份系統缺乏高可用性以及恢復時間目標(RTO),因此,利用這些系統保護數據的企業(yè)面臨著業(yè)務收入降低和IT系統的風險。由于閃存成本過高,這些企業(yè)無法將應用性能提升到所需要的水平。因為不可預測的性能和I/O混合效應使得企業(yè)不愿意對關鍵的應用進行虛擬化,企業(yè)的虛擬化進程也因而受阻。此外,企業(yè)通過在云中開發(fā)并在本地部署以提高成本效益的做法,需要對應用進行變更,從而影響上市速度。
此次推出的惠普融合存儲產品組合包括能夠通過業(yè)內領先的性能降低風險的下一代惠普StoreOnce備份和惠普StoreAll歸檔系統,以及通過采用成本更低的閃存技術、提升性能和QoS服務保證增強軟件而得到改進的惠普3PAR StoreServ存儲,能夠充分滿足IT即服務環(huán)境下的需求。
行業(yè)領先、更大規(guī)模的備份與恢復性能
宕機會令企業(yè)每小時損失數千美元,因此企業(yè)迫切需要保護數據并能夠使其在遭到破壞后快速恢復。通過在更短的時間內保護更多數據,最新一代惠普StoreOnce備份系統讓客戶能夠更高效地管理數據增長?蛻裟軌颍
•通過全面更新的惠普StoreOnce備份產品組合降低業(yè)務風險并減少業(yè)務中斷。與同類產品相比,1.7PB的高端StoreOnce提供超過四倍的備份性能和10倍的恢復速度(1)。
•通過StoreOnce安全套件加強安全性,讓客戶能夠加密所有StoreOnce備份系統上的單個應用,恢復加密數據并確保安全地刪除信息。
•惠普StoreOnce Catalyst支持Oracle Recovery Manager(RMAN)和Bridgehead Software,能夠通過應用來管理備份。
•在從其他廠商的系統切換到惠普StoreOnce備份時,惠普StoreOnce Get Protected Guarantee計劃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確?蛻魷p少95%的已存儲備份容量消耗 (2)。
改變閃存的經濟效益和服務水平
過時的存儲架構無法實現閃存性能和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成熟的第一代閃存設備缺乏企業(yè)數據中心所需的穩(wěn)健的一級數據服務。
全新惠普3PAR StoreServ增強版能讓客戶獲得:
•全新480GB和更高容量的920GB固態(tài)磁盤(SSD)能夠降低高達50%的成本(3)并減少數據中心占地空間;萜3PAR的閃存創(chuàng)新3PAR Adaptive Sparing能夠通過降低滿足企業(yè)耐久性所需的容量來優(yōu)化閃存的超量配置,從而在企業(yè)耐久性上提供更高的容量。
•交易性能顯著提高,IOPS超過900,000,而延遲低于700微秒(4);萜3PAR StoreServ 7450全閃存陣列的總體延遲平均降低了25%,而最大容量提高了230%,從96 TB提高到了220 TB(5) 。
•惠普3PAR優(yōu)先優(yōu)化的新功能提供存儲控制,讓應用獲得合適的性能,從而確保可預測且一致的服務水平。客戶現在可以通過應用或租戶設定IOPS、帶寬和延遲控制的最低和最高閥值。
面向大數據歸檔的云存儲應用可移植性、搜索強化
未來十年,托管數據量預計將增加50倍(6)。企業(yè)需要高效地保存并管理信息,從長遠來看,需要更少地將數據遷移至新的對象存儲。為了幫助簡化大數據歸檔的管理并實現下一代云存儲應用,惠普StoreAll歸檔系統現在能夠:
•通過原始OpenStack對象存儲和身份服務集成提高業(yè)務敏捷性,實現在公有云中開發(fā)云存儲應用,然后遷移到企業(yè)內部以加強安全性和控制力。
•惠普Express Query的增強功能能夠支持多屬性查詢并通過報告工具把近乎實時的搜索擴展到數十億個文件,從而加快并簡化業(yè)務洞察。
•惠普StoreAll存儲系統能夠最大限度降低存儲成本。它能夠達到每個機架1.5PB的極高密度,總容量可達16PB,從而在提供大規(guī)模支持的同時減少數據中心占用空間。
•通過下一代惠普StoreAll系統擴展現有集群,為長時間存儲PB級數據的客戶提供投資保護。
最大化信息價值和降低風險需要IT新型態(tài),而IT新型態(tài)同時也可以降低業(yè)務成本。通過支持備份和歸檔的單一平臺架構以及面向中端、企業(yè)和全閃存陣列的單一主存儲設計,惠普融合存儲消除了傳統分散式解決方案的復雜性。它是提升存儲基礎設施現代化最簡單、最快速的方式,并在替換復雜的分散式傳統系統的同時,解決了成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