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邵年 發(fā)表于:14年02月12日 16:39 [原創(chuàng)] DOIT.com.cn
多元化擴張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是否通過收購就可以構筑自己的多元化競爭力,對于聯想來說,還是一個問號!
春節(jié)期間,聯想高調擴充自己的產品線,在服務器端,23億美元收購了IBM的X86服務器產品,而在手機端,又以29億美元從谷歌手中收購了摩托羅拉移動。雖然媒體在馬上要過年的時候興奮點都已經轉移到了回家上面,但是對這IT業(yè)界中的第一大事,還是不得不驚呼,聯想此時這個動作,究竟為什么!?
聯想為什么
聯想作為中國IT廠商的一面旗幟,這些年通過自己各種打拼和運作,終于從中國走向世界,成為全球PC第一的廠商,這個成績是誰也不能抹殺的。但是,這里也不是沒有問題,聯想自己也意識到了。PC行業(yè)已經不是什么朝陽產業(yè)了,不但利潤單薄,而且銷量下滑,大家都轉向了智能移動設備。
而自己多年前的多元化擴張藍圖,沒有取得成功,隨后只能專注在PC市場,并最后通過收購IBM的ThinkPad品牌來實現全球化的夢想。
今天,隨著移動互聯和云計算的發(fā)展,服務器的命運再次落到了聯想頭上。聯想自己多年經營的服務器,并沒有自己預期的那么順利,而且高端之路并不平坦。聯想如何擺脫貿易和渠道商的角色,成為一家更像高科技的公司,這是一個撓頭的問題。終于,IBM又把這個機會給了聯想,出售IBM X86服務器,或許是聯想最好的戰(zhàn)略選擇。
手機領域似乎也是這樣的方式,在自己的自研產品很難打開國際市場的時候,聯想再一次想到了收購,這次被相中的是摩托羅拉。聯想的手機在國外市場我沒有研究過,但是在國內,肯定沒三星、蘋果和小米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甚至品牌形象也沒htc好。如何擺脫這樣的形象,收購摩托羅拉似乎是他們的如意算盤,又一次駕船出海,但是聯想會成功么?
勝算幾何
關于成功與否的問題,現在還看不出非常大的失誤,畢竟,大的并購事件很少能在短期就看出結果;萜帐召徔蛋,時代華納收購美國在線,都是多年后才看到問題。聯想當初在整合Think品牌的時候,是打了中國IT與美國產業(yè)的時間差,畢竟中國的市場還沒美國那么成熟,而聯想的渠道和成本都占優(yōu)勢,所以這個借船出海戰(zhàn)略最終是成功的。
本次多元化戰(zhàn)略,聯想已經看到大家都在布局云計算與移動互聯時代,聯想在沒有高端服務器與云計算優(yōu)勢的情況下,希望通過收購來實現戰(zhàn)略布局,從而豐富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在新的時代增加更多的競爭籌碼,這也是一招棋。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移動互聯領域,小米在學蘋果,打算通過終端產品來控制移動互聯網,而阿里、騰訊、百度等通過互聯網和客戶端來圈用戶。另外還有像浪潮、曙光等通過硬件方案來籠絡地方的云中心和行業(yè)客戶。
在服務器領域,IBM甩掉低端,更多的會去學甲骨文,關注在軟件和服務領域,服務更多的大客戶。新進廠商華為和思科希望通過整體it基礎設施的變革來重組服務器和數據中心,所以說服務器所面臨的變革也不小,最后,中小企業(yè)用戶是否還需要實實在在的服務器硬件來為自己服務都是個問題。至于誰會在這個大變革中最終勝出,現在還不能看出。畢竟喬布斯是PC時代的創(chuàng)業(yè)者,誰會想到,他自己又成為傳統(tǒng)PC的掘墓人,雷軍是曾經的軟件領軍,最后成為小米之父。IT領域的機會還有很多,而對于聯想,或許時間還是有的,可以通過這兩次收購來提升自己在這兩個領域的整體形象和專業(yè)隊伍,從而在未來的競爭中勝算更多。
其實要我說,云計算也可以繼續(xù)去收購,這樣或許聯想會成為一家更加有競爭力的IT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