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讓互聯(lián)網領域乃至這個世界都產生深刻變化,隨著大數據應用的逐漸深入,對大數據精髓的淘汰也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以下三大論斷可以反應出大數據精髓所在:
◆智能終端與“可穿戴”計算設備的出現,更使得行為、位置、生理數據等細微變化成為可供記錄和分析的精準對象。
◆大數據之“大”,不僅在于容量,更在于社會對其價值的洞悉。
◆大數據作為一種新的測量工具,將再一次引領新的繁榮,提供給人們更多的選擇。
萬物皆互聯(lián),無處不計算。因為互聯(lián)網、手機、無線傳感器的普及,實時監(jiān)測、遠程協(xié)作、SOHO工作、數據管理已成為平常之事,信息像水電一樣通過網絡供應、汩汩傳輸,計算機上有形數據轉化為無形的財富,深入并造福于現實生活。
這標志著云計算與大數據時代的開啟。智能管理、社交網站、物聯(lián)網、IPv6,當新技術風馳電掣般地駛入生活,我們如同搭上高鐵列車,還來不及看清楚窗外的風景,就已呼嘯著越過下一個站臺。大數據應用于健康管理,幾乎表征了新媒體技術層面的全部特征:電子檔案高度個性化;人工智能幫助我們細分信息;遠程協(xié)同記錄用戶的行為模式;數據挖掘預測人們的未來需要。依托高度個性化的智能網絡平臺,人們可以擺脫時空障礙,在任何地方開展工作、進行合作——基層服務觸角更深、城鄉(xiāng)差距漸趨抹平,資源配置得以優(yōu)化,產業(yè)升級、效率提高。而智能終端與“可穿戴”計算設備的出現,更使得行為、位置、生理數據等細微變化成為可供記錄和分析的精準對象。
盡管大數據這個名詞并不新鮮,但社會對于大數據價值的認識尚在深化。20世紀80年代,美國人首先提出了這個概念。雅虎的科學家發(fā)現,得益于計算機技術和海量數據庫的發(fā)展,個人在真實世界的活動能夠得到前所未有的記錄。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更新,如今,大數據的概念逐漸拓展,涵蓋了從數字圖像、新聞跟帖、文本記錄、視頻文檔、社交平臺互動所提供的所有信息。不僅如此,它還被視作一種能力,引發(fā)了社會和國家戰(zhàn)略層面的深刻關注。
大數據之“大”,不僅在于容量,更在于社會對其價值的洞悉:在大數據所重塑的后信息環(huán)境中,一個大規(guī)模生產、分享和應用數據的世界撲面而來。正如學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所說,它的真實價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一角,絕大部分隱藏于表面之下。”
但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可以清楚察覺到大數據給社會帶來的一些改變。從谷歌的流行病分析系統(tǒng)到沈陽渾南居民的數據查詢終端,基于信息的創(chuàng)新成為服務的先導,連接民生,可以救助更廣泛的普通大眾;以云計算為基礎的信息存儲、分享和挖掘手段,推動著數據的交換、整合和分析,可以幫助人們發(fā)現新知,創(chuàng)造新的價值;作為新發(fā)明和新服務的源泉,大數據也影響到傳統(tǒng)學科研究的分化,改變了人們的價值取向、知識結構和生活方式。有學者將大數據比作觀察人類自身社會行為的顯微鏡和儀表盤。而我們看到,這個新的測量工具,再一次引領新的繁榮,提供給人們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