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黨委書記李安林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黨委書記李安林作了致辭,宣布雙方合作項目、肯定雙方合作的意義和高度。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長助理劉正奎介紹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災后心理援助雅安工作站建設情況以及中科院心理所災后心理援助工作5年來的成果。最后百會CEO劉建華介紹了百會CRM援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災后心理援助雅安工作站的初衷和舉措。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長助理劉正奎

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雅安傳來噩耗,196名同胞遇難,累計造成231余萬人受災。破壞性的地震帶給人們的不僅是身體和財產的損失,還給受災群眾、救援人員等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災難后可能出現各種應激心理反應,甚至造成長期心理疾病。

有研究表明,重大災害后精神障礙的發(fā)生率為10%—20%,一般性心理應激障礙更為普遍。 因此,在近二十幾年以來,在全世界針對各大災難的救援活動之中,災后心理輔導基本上已被列為了正式的醫(yī)療救助手段和項目。

災后的心理援助對于重建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劉建華也曾在汶川地震后親赴災區(qū),對于災后震區(qū)同胞的心理情況,有著切實的感受:“比房屋更難重建的是人的心靈”。心理援助需要在科學方法指導下,有組織、有系統地開展。“中科院心理所作為科研單位,能夠成為中國災后心理援助的開拓者,值得敬佩。”劉建華講到。

百會CEO劉建華

為此,百會CRM援建中科院心理所災后心理援助雅安工作站及印制10000冊《災后心理援助100問》圖書,贈送給雅安同胞。幫助雅安同胞災后的心理重建。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是國內災后心理援助最權威的機構,自2008年汶川地震起就一直致力于災后心理援助工作。雅安地震發(fā)生后第一時間,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的專家們就親赴災區(qū)開始進行雅安災后心理援助工作,并建立震后心理援助雅安工作站。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災區(qū)的“網絡心理援助小屋”正在積極投入使用,這樣就可以通過互聯網實現遠程異地援助。能夠讓全國各地的心理專家通過網絡進行心理援助工作。

據發(fā)布會上前方發(fā)來的圖片可以看到,百會CRM援建雅安工作站的工作已經有計劃、有步驟的展開。重大自然災害后心理援助的模式和關鍵技術是一個系統的研究和應用。相信在越來越多社會力量的關注下,災后心理援助工作的影響范圍會不斷增加。

分享到

renxinbo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