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廠家對RAID存儲系統(tǒng)的解決方案大同小異, 基本上RAID系統(tǒng)可以直接與服務器主機相連,也可連接在FC的交換機或HUB上,以下是IBM公司ESS存儲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如圖3所示:
這是IBM公司的ESS存儲子系統(tǒng)的方案圖。圖的上方是16個主機適配器(HA),為陣列系統(tǒng)的網絡適配部分,是陣列系統(tǒng)對外的接口,每個適配器支持SCSI或ESCON接口,每個HA支持一個FC或FICON通道,每個HA連接到兩個基于對稱多處理機(SMP)結構的集群處理器復合體,每個集群都能處理來自任意HA的主機信息。
每個ESS系統(tǒng)中含有兩個處理器集群復合體,二者是獨立工作的。每個處理器集群復合體內含有4個64位RISC CPU,8~16GB 的高速緩存。非易失性高速緩存(NVS),以及4個設備適配器(DA)。所有的主機都與Cache進行交互數據,采用自適應紀錄、部分追蹤、順序或完全追蹤算法,除此以外,所有的數據都自動寫入兩個獨立的Cache以確保完整性。NVS擁有一個周日志紀錄并通過一個稱為最近使用最少的記錄算法(LRU)來管理和更新。在寫數據時,一方面,數據寫入某個集群,另一方面,還有一份拷貝寫入另一個集群的NVS中。采用這種方案,一旦某個集群發(fā)生預計或非預計的停轉,那么另一個集群就可以立刻接替這個失效的集群的工作任務,即兩個集群互為備份集群,這種設計理念就是一旦數據存入了ESS,那么就能夠得到完全的保護。
每個DA都用來掛接磁盤,并和處理器集群復合體連接,DA是城對出現的,每個DA連接一個處理器集群復合體,每個陣列(RANK)通過160MB/s串行存儲體系結構(SSA)環(huán)路連接到兩個DA上,ESS采用了IBM最近推出的160MB的SSA存儲技術在設備適配器中,磁盤通過具有兩條同時讀寫的鏈路串行環(huán)路相連,每條鏈路的速度為40MB/s,整個環(huán)路的速度為160MB/s,每個DA支持兩個獨立的SSA環(huán)路,具有320MB/s的速率。在一個ESS中有4對DA,總的磁盤帶寬為1280MB/s。
大多數存儲設備廠商都采用了與上述結構類似的架構,部分廠商如日立(HDS)、HP等公司推出的超大容量的數據存儲設備采用了多個這樣的處理器集群來對數據進行管理,而這些集群之間的互連采用了交換式、交叉星型連接的結構,用來支持如超過100TB的數據存儲需求,由于其結構非常復雜,這里就不再給出其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