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上表,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目前這四款應用中只有微信具備了所有特質(zhì),事實上微信也的確成為了如今的主入口應用程序。那么其他三個應用程序還是不是入口應用程序呢?目前還不是,但是它們可以通過調(diào)整進而成為主入口應用程序。這里我們思考兩個問題:微信天生就會成為入口嗎?為什么手機 qq 沒有成為入口?要很好的解釋第一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先說第二個問題,手機 qq 沒有成為入口主要是因為其在主體(通訊)功能的比拼上敗給了微信,漸漸人們習慣了使用微信交流,當然還得益于 qq 導入用戶的這種大奉獻精神,就這樣造就了微信的崛起。對于第一個問題,答案肯定是否定,微信之所以會成為入口,這一切得益于微信的野心,正因為這種野心,讓一個本該是一個強特點的 IM 軟件變成了弱特點;朋友圈、服務號、訂閱號、記事本、漂流瓶、搖一搖、微信掃一掃、游戲中心,這些讓微信變得四不像,但卻又變得萬能。人們常說要專注做好一件事情,在一個應用的初期這么做非常正確,但如果一直抱著這樣的想法,那么是絕對無法打造成入口應用程序的。
入口應用程序如何逆襲主入口應用程序?
如今微信已然成為主入口,那么其他的應用程序還有機會嗎?答案是肯定的!雖然目前微信的通訊功能做的十分出色,但目前最大的弊端在于,雖然功能繁多但操作體驗不佳。就拿目前火熱的公眾賬號來說,雖然想象空間很大,但目前還無法承載強大的功能,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對于獲取信息的管理還處于無序狀態(tài)。舉個簡單的例子,用戶訂閱多個雜志的公眾賬號,但是我無法將這些雜志的推送信息做統(tǒng)一管理,比如收藏。如果要把用戶體驗更好的提升,微信還有一段路要走。
甚至我們可以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微信目前最大的問題也在于野心。如今微信想控制的入口已不僅只是 IM,還有個人助理(語音記事等)、社交(朋友圈、搖一搖)、電子商務(微團購、微生活、支付等)、生活服務(服務號)、信息獲取(訂閱號)、游戲(游戲中心)等等。微信為了(以平臺化)滿足用戶幾乎所有的需求,付出的代價就是(至少暫時)降低用戶體驗。但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上,最核心的就是用戶體驗,雖然目前微信不會因用戶體驗而沒落(因為至少 IM 還是很棒的),但其他諸如服務號、訂閱號極有可能只是曇花一現(xiàn),不過這就要看對手了。
再來說說其他應用,此處我就只說百度地圖。百度地圖也算搶占了一個很好的高地,雖然目前還不能完全算入口級應用,但是通過強化應用的弱特點屬性,機會還是很大的,畢竟裝機量不僅可觀,而且迎合用戶對于移動(地圖)的需求。目前百度地圖的業(yè)務以地圖導航和 O2O 為主,如果百度地圖要變成入口級應用,我的看法是,首先變化界面使自己變成弱特點,雖然目前百度地圖在功能上正在這么做,加入了許多可以相關聯(lián)的功能,比如電影訂座、團購等,但在界面上還沒有轉變成弱特點。此外在適當?shù)臅r機應將名字更改為更普適的名字,比如“百度生活”。結合 LBS 的特點,順勢結合進更多的分類信息資源、同時為各大商戶提供類似公眾賬號的功能用于 CRM 或者功能介紹。隨著弱特點的形成,并抓住用戶的需求結合點,必能帶動使用頻次的上升,進而成為入口。雖說無法撼動微信 IM 方面的地位,但是在生活服務方面絕對可以成為一大入口,同時從屬性和用戶體驗來說百度地圖都會比微信來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