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配置Initiator端。雙擊桌面上的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圖標,打開配置界面。為了防止你桌面上的東東比較多,還是放個圖標的截圖在這里。

先點選配置界面中“Discovery”配置頁。并點擊Target Portals框下方的“Add”按鈕。

在彈出的對話框里填入另外一臺PC(就是安裝DataCore SANmelody的那臺)IP地址,然后點“OK”關閉對話框。我個人還喜歡到“Advanced…”選項中,把“Local adapter”和“Source IP”的設置由“Default”改為“Microsoft iSCSI Initiator”和本機IP。不過一般情況下,不改這些設置也不影響正常連接。

如果地址正確,兩主機通訊正常,在Target Portals框里,就會出現(xiàn)SANmelody那臺PC的信息。這時就可以向iSCSI Target登陸了。
點選“Targets”頁面,選中Targets框中出現(xiàn)的項目,然后點擊頁面下方的“Log On…”按鈕,連接就建立完成了。


建立連接后,Target狀態(tài)會由“Inactive”變成“Connected”。

至此,我們在這臺PC上要做的配置工作就都完成了。下面換到Target端,也就時SANmelody這臺PC進行設置。
首先要用Windows自帶的磁盤管理器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空間,用做iSCSI存儲空間。磁盤管理創(chuàng)建分區(qū)的過程需要注意兩個地方。一是不要指定盤符,二是不要格式化。這樣的分區(qū)才能被SANmelody作為邏輯空間,提供給iSCSI Initiator使用。下面兩個截圖,就是這兩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他的過程都跟創(chuàng)建普通分區(qū)沒什么區(qū)別,相信大家都不會碰到問題了。


創(chuàng)建分區(qū)之后,下面進行SANmelody的配置。首先要做的就是啟動SANmelody服務。一般點選SANmelody的“Storage Server”之后會彈出下面這個對話框,點“OK”再稍等片刻,服務就啟動了。
MMC窗口下方的狀態(tài)欄中會顯示“Running”,表示服務已經(jīng)啟動完成。

啟動服務之后,我們要將剛剛創(chuàng)建的空間納入SANmelody的管理。操作步驟是右鍵單擊右上角框中本主機的名字,選擇“Protect All Volumes”。

稍等片刻,右下角框中會出現(xiàn)剛才創(chuàng)建的分區(qū)。

如果右下角的圖標是紅色的,說明信息還沒有生效,要單擊工具欄中的“Apply Configuration”圖標
令其生效。

接下來,我們要在SANmelody中創(chuàng)建Virtual Volumes(虛擬卷,相當于磁盤陣列中的邏輯磁盤)。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就不使用SANmelody的NMV功能了,這樣雖然失去了在線擴展能力,但配置過程會簡單許多。
選中下圖中左側窗口的Virtual Volumes圖標,然后點選工具欄中“New Virtual Volume”圖標
來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虛擬卷。

虛擬卷是由SANmelody所管理的未格式化空間組成的,在你的環(huán)境中,可能只有一個空間可以選擇,點中這個空間,然后點添加按鈕即可。

虛擬卷的圖標跟未格式化空間的圖標不同,下面有一個像網(wǎng)絡一樣的標識,樣子很像Windows中的網(wǎng)絡盤的圖標。

跟前面一樣,如果配置過程中看到有紅色的圖標,就按一下工具欄的Apply按鈕,令其生效。原則上,我們每做一步配置操作,都應該按一下那個按鈕。就像我在寫這個文檔的時候,每寫幾行就按一下Ctrl+S一樣。
熟悉磁盤陣列配置的朋友都知道,做完了邏輯磁盤,下面該做主機映射了。很多磁盤陣列的缺省映射是所有主機,但是SANmelody不一樣,因為iSCSI是基于以太網(wǎng)絡的,如果缺省設置的安全性太低,顯然面臨的風險會比SCSI或者FC的更大。
建立映射的第一步是創(chuàng)建Application Server,也就是前端應用主機(SANmelody認為自己是磁盤陣列,不是主機)。

點選“Application Server”,單擊工具欄中新建應用主機的圖標
就會彈出下面這個對話框。

隨便輸入一個名字,點“OK”即可?;氐組MC界面后,右鍵單擊這個剛剛創(chuàng)建的應用主機,選“Properties”來添加那臺Initiator PC的信息。

在你的環(huán)境中,可能只有一個iSCSI通道,沒關系,只管選中點擊向上箭頭,添加到應用主機的可用通道。如果下面的框中沒有出現(xiàn)任何可選連接,就需要檢查另外一臺PC的iSCSI Initiator是否正常工作,確認iSCSI連接已經(jīng)建立并登陸成功。
其實這一步驟的作用,就是給SANmelody所識別到的遠端iSCSI設備起個名字。下面的步驟才是真正建立映射關系。
在MMC界面中選中“Application Servers”,單擊工具欄的“Map New Virtual Volume”圖標
建立映射。

在彈出的窗口中,選中剛剛創(chuàng)建的虛擬卷和遠端iSCSI通道,單擊向右按鈕。這樣就建立了該虛擬卷和該iSCSI通道的連接映射。

回到MMC界面,單擊工具欄的Apply按鈕令所有配置生效。我們的配置工作,至此就大功告成了。

為了進一步確認,可以到Initiator那臺PC上運行磁盤管理器,并重新掃描磁盤??词欠裼行碌拇疟P出現(xiàn)。如果看到要求磁盤簽名的窗口彈出,恭喜你!說明你可以開始使用這臺iSCSI存儲設備了。
三、i之初體驗
作為存儲設備,我們首先關心的就是它的性能。對我們剛剛搭建起來的這個iSCSI存儲設備,也可以用性能測試軟件考察一下。當然,如果你的PC配置很低,網(wǎng)絡連接又是百兆以太網(wǎng),那性能肯定不會太好。但作為體驗,還是會有感性收獲的。
性能測試軟件我推薦Iometer。理由有三:第一是完全免費,網(wǎng)絡上很容易找到;第二是完全綠色,不需要安裝;第三是使用起來比較方便,測試結果也基本比較準確。
關于Iometer的使用介紹就不多說了,網(wǎng)絡上有很多非常好的指南,這里只補充兩點。
一般情況下,Iometer的Out Standing I/O越大,測試結果就越好,很多人喜歡用16甚至64,但在這個環(huán)境里,用4或者8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性能。
在Iometer中可以設置測試的起始和終止扇區(qū),也就是劃定測試空間范圍。應該盡量讓這個范圍與Target PC的內(nèi)存容量一致或更小,從而保證后端磁盤不會嚴重影響測試結果。舉例來說,如果運行SANmelody的PC內(nèi)存有1.5GB,就要把測試范圍設定為Start=0,size=2048(2048個扇區(qū)正好是1GB)
如果還想進一步提高性能,可以嘗試用網(wǎng)卡遠廠的驅(qū)動程序替換Windows自帶的驅(qū)動。最常見的主板集成的網(wǎng)卡是Intel Pro1000,對這個網(wǎng)卡而言,在Intel網(wǎng)站上下載的最新驅(qū)動程序就比Windows驅(qū)動性能高很多。
Windows注冊表里也有一些設置可以提高SANmelody的性能。在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DcsCacheParameters中,有四個變量都會影響Target端的性能表現(xiàn)。在我的環(huán)境中,這四個變量的設置分別是:IoQueueCount=64;IoQueueSize=0x00010000(32MB);ReadAhead=4;WriteSizeStop=0x00020000。大家也可以嘗試其它的參數(shù)來使性能達到更優(yōu)。
肯于鉆研的朋友還可以利用我們搭建起來的這個環(huán)境研究一下iSCSI協(xié)議。網(wǎng)上有很多iSCSI協(xié)議分析工具,我推薦Ethereal,理由有二:第一是完全免費,連源碼都是公開的;第二是支持Windows平臺,是我見過的Windows平臺上最強的分析工具。下載地址嘛,直接去http://www.ethereal.com/download.html就可以找到。
本文版權歸作者及存儲在線所有,如需轉(zhuǎn)載,請與本站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