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沒有理想的尺寸

對于筆記本來說,13英寸是個理想的大小,能夠很好地平衡便攜性和屏幕空間。但這個尺寸的平板電腦就不是這么回事了。就拿東芝Click來說,這款13英寸的設備單單平板部分就重達1千克,而整體重量更是達到了2.17千克,即便是對于13英寸的筆記本來說,這也算是很重了。

而比如華碩Transformer Book T100就是另一個極端的代表。隨著這款設備僅售399美元,同時Bay Trail處理器也帶來了出色的續(xù)航能力。但10英寸的屏幕大小意味著鍵盤將不會得到多少空間,從而導致了上網(wǎng)本式的輸入體驗。“對于主流消費者來說,混合設備的最大挑戰(zhàn)是屏幕太小了。”NPD Group副總裁Stephen Baker如此說道。

筆者希望能夠看到更多11英寸的可分離式設備,這樣的設計和尺寸能夠保持設備的輕巧,同時留給鍵盤更多的空間。但是,即使是這樣的尺寸也并不適合進行生產(chǎn)力工作。

2.更多模式,更多問題

混合設備的設計類型多種多樣,比如可分離式、變形和側(cè)滑式。但在目前,失敗的例子要比獲得成功的更多。就拿索尼Tap 11來說,出于便于攜帶的考量,設備的鍵盤能夠磁力吸附到平板部分,但你不能在打字的時候這樣做。這部藍牙鍵盤必須和設備分離來使用——要么放在桌子上,要么放在腿上。換句話說,你無法將設備作為一個整體來放到大腿上舒舒服服地使用,而這確是不少人經(jīng)常的使用方式。

還有就是試圖縮小平板和筆記本之間差距的那些三心二意的嘗試,比如IdeaPad Flex。聯(lián)想稱其為變形設備,但它不過是能把鍵盤從前翻到后面,甚至都無法轉(zhuǎn)變成平板模式,這有什么意義呢?

3.Windows 8.1不給力

雖然Windows 8.1的確帶來許多受歡迎的提升,但它感覺上依然像兩款操作系統(tǒng)在爭搶同一個空間。不管是瀏覽器還是設置菜單,你都會看到兩個單獨的。

除此之外,這款系統(tǒng)依然有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沒有開始菜單,Modern模式下不會顯示電量,更別提應用上的匱乏了。

4.價格太高

在微軟的眼里,Surface Pro 2就是終極的超極本??紤]到它精美的1080p顯示屏,大幅提升的續(xù)航,還有最新Haswell處理器,899美元的價格也不算太高。可如果再加上129美元的Type Cover鍵盤保護套,你就得花1028美元了。而這僅僅是64GB版的,128GB版再加鍵盤的價格是1128美元。相比之下,11英寸128GB MacBook Air售價999美元起,13英寸的價格也只有1099美元。

市場上也的確有一些相對廉價但高性能的混合超極本,比如Yoga 2 Pro。這款設備售價929美元,配置包括QHD+顯示屏和Haswell處理器。但是,考慮到你只需要花費679美元便能夠從聯(lián)想那里購買到Haswell超極本(U430 touch),那干嘛還要購買單獨的超極本加平板呢?

混合設備能蓬勃發(fā)展嗎?

筆者認為混合設備最大的問題在于并沒有讓生活變得更加簡單。這類設備不僅設計怪異,系統(tǒng)也沒有進行真正的優(yōu)化,即便是其中最為優(yōu)秀的產(chǎn)品也都存在著一些取舍。

如果重點更為明確,軟件更加智能,同時設計更為時髦,PC廠商能夠把混合設備塑造成殺手級的組合而非妥協(xié)。但是目前看來,這類產(chǎn)品感覺上像是1+1=1.5。

分享到

yangjin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