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跟朋友跑去電影院,煩惱了很久到底要看什么:《狂野的非洲》?太原始?!兑苿用詫m》?太抽象?!堵端t顏》?哦,太小清新了,我這么重口……咳咳!不要暴露屬性……

糾結了半天,最終無可奈何的選擇了《超體》。

當然,這片子看完依然沒有精彩絕倫或回味留長的感覺。但是有幾句話還是讓小編我有所思索。當女主Lucy大腦開發(fā)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時候,她將手掌變換成各種動物的樣子,并跟教授說:是什么形態(tài)不重要,本質都是一樣的。

是的,其實不管呈現在視覺上是什么樣子,組成萬物的最小單位都是一樣的,不論是生物還是無生命的物質。當然,這些是從生物學物理學的角度來說。那么對于經濟和社會來說,我們是什么?

是數據。

也許普通大眾意識不到這一點,但事實上,我們每一天、每一秒鐘都在產生數據。而在過去,這些數據幾乎是停滯在個人相對封閉空間內,派不上什么用場。但隨著時代車輪的滾滾洪流,這些滯留在各自時空中的數據開始流動起來,源源不斷的聚集再擴散,變成無形的社會脈絡。這讓我想到《超體》中,Lucy看到世間萬物生命運轉的具象化場景。

既然如此,又怎么樣呢?就像一條河流,它只是單純的在那里,最終流入海洋,那又有什么意義呢?

所以有了農業(yè)。人們從江河湖海中汲取水源,然后灌溉、耕種、發(fā)展,逐漸形成復雜而龐大的社會體系。這就是河流所在的意義,也將是數據的意義。

那么,問題就來了。數據采集哪家強?

開個玩笑。采集數據對于現代社會來說已經不是什么難題,形形色色的數據公司如同銀河中閃耀的繁星一般。然而不同于銀河,真正發(fā)光發(fā)熱的數據公司并不像星星那么多。因為,大數據來了。

大數據常常被解釋成海量數據,雖然從字面上來說這并沒有錯誤,但大數據的真正含義卻并不止步于海量數據。大數據的真正意義在于從海量的數據中分析出深層規(guī)律,它更多的體現在從現象發(fā)現本質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數據的量。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數據公司遇到大數據后,就顯得不那么給力了。他們只具備傳統(tǒng)的數據抽樣分析能力,而非大數據分析能力。

所以在云計算的熱潮呈現理性冷靜的降溫趨勢時,大數據火了。

大數據交通、大數據電影、大數據手機、大數據游戲主機、大數據金融……小伙伴們整個人都要大數據了!沒錯,數據正在快速占領生產生活的新高地,成為經濟發(fā)展的最新利器。

數據經濟,已經來臨。

盡管如此,數據這條新掘的大河卻并不是那么掌控。如小編我之前所說:很多數據公司只具備傳統(tǒng)的抽樣分析能力,而非大數據分析能力。就像是我們面前有一條蓬勃奔流的岷江,卻沒有都江堰!這是多讓人那啥疼的一件事情啊!

試想一下,現在的數據就像是Lucy的大腦,在被綁架前,平淡無奇的開發(fā)了不到10%。如果我們真的將其發(fā)掘出來,突破20%甚至更多,那將會是什么樣的景象?Oh,my god簡直無法直視!

雖然僅憑小編匱乏的想象力沒辦法告訴你那將會是一個怎樣的時代,但是來自各界的精英專家肯定會給大家一個無限廣闊的構想!如果你想知道即將迎來一個怎樣的未來,那么12月2日2014第十屆中國存儲峰會就必然是你不能錯過的日子!來自廠商的技術專家、知名分析機構的分析師和行業(yè)用戶將帶來超過20場精彩論壇,涵蓋云存儲應用、軟件定義與數據中心、大數據以及閃存技術與應用等多個方面。這就是中國存儲峰會!小伙伴們甚至可以在峰會上跟自己喜歡的專家學者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互動!

在這個一不小心就會OUT的時代,小伙伴們可要果斷啊~不然待到別人都變成了“超體”而自己還是“普通體”,可就追悔莫及咯!

分享到

fanz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