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是哈雷摩托的狂熱愛好者,上個月他終于擁有了人生第一輛哈雷,這是一輛深度定制化的摩托車。小青先到哈雷官網挑選了自己中意的型號,指定了他想要的發(fā)動機、零件和外形顏色,然后在線下了訂單。從接收到訂單,到根據需求進行組裝生產,再到最終出廠下線,只用了6個小時,小青就直接從工廠開走了這輛哈雷。而原來要生產這樣一輛摩托車,至少要花20幾天。

  這就是工業(yè)4.0的一個典型應用場景。通過將價值鏈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充分數字化,制造企業(yè)實現了生產效率的提升,整個生產制造的流程變得更加智能。如此深度定制化的產品也可以實現規(guī)?;慨a。工業(yè)4.0強調如何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通信、移動化以及安全等IT技術來實現數字化,從生產到物流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徹底改變以往的工業(yè)模式。

  很明顯,工業(yè)4.0的一個核心就是IT技術。由于大量的物理設備需要接入網絡,后端系統的運作會越來越復雜,因此對底層的IT架構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考驗一個系統是否符合工業(yè)4.0的要求,以下幾個標準是必須滿足的:

  大容量、可擴展、智能化的存儲架構
  流“動”

  工業(yè)4.0的一個核心話題就是物聯網,它需要實現機器與機器(M2M)的對話,實現終端和終端之間的連通。從生產制造流程來看,需要在各種設備當中安裝傳感器設備,用來收集各個流程中的數據。這個數據量有多大?一臺GE的飛機引擎一年所生成的數據量,甚至會超過GE航空業(yè)務歷史上所有的數據。面對如此巨大且難以預估的數據量,我們需要規(guī)模更大且更容易擴展的存儲。


 

  在戴爾看來,大數據將成為未來的一個必然趨勢。在應對海量數據存儲方面,戴爾提出了“流動數據架構”概念,即數據應該可以根據被訪問的頻率在企業(yè)不同層次的存儲設備間自由靈活地流動,這與工業(yè)4.0的數據存儲需求不謀而合。

  舉例來說,從生產設備中收集的數據可以用來分析生產過程中哪些環(huán)節(jié)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改進,這些數據對實時的需求不高,可以放到低速的傳統磁盤中。而用來跟蹤物流的數據,則往往是實時的數據,它需要傳輸到后臺系統進行實時分析從而實現更智能化的物流調度。因此它對于I/O的需求是比較高的,這部分數據可以存儲到閃存介質當中。戴爾流動數據架構不僅可以針對海量數據進行分層存儲,還可以讓這些數據在不同的層級、介質當中自由流動,打造更加智能化的存儲架構。

  憑借EqualLogic 、Compellent以及PowerVault等存儲產品的強大能力,戴爾流動數據架構不僅能夠為制造企業(yè)提供大容量、可擴展的存儲能力,還能夠讓大數據存儲變得更加智能,更具經濟性。

  快速、安全、開放的網絡架構
  靈“動”

  工業(yè)4.0對制造企業(yè)的網絡環(huán)境也提出了新的課題:網絡設備一方面將負責把從各個物理設備以及傳感器中收集來的數據,安全地傳送到集中化的管理平臺;另一方面,它還將負責從云端接收各種指令,控制物理設備正確地執(zhí)行任務。因此,支撐工業(yè)4.0的網絡除了支持物聯網接口之外,還應該對虛擬化和云計算提供天然的支持,并且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如果說戴爾對于存儲的定位是“流動”的話,那么對于網絡的關鍵字就是“靈動”了——利用靈活的架構組合來支撐更加動態(tài)、開放的網絡環(huán)境。一系列新推出的交換機產品都對開放網絡安裝環(huán)境都提供了完美支持。通過充分利用軟件定義網絡SDN等新技術,讓客戶能夠充分利用開放式網絡和復雜環(huán)境中的網絡基礎設施,實現數據中心向下一代多速率、開放式架構的轉型,從而獲得IT基礎設施所能提供的最大收益。

  面對工業(yè)4.0提出的新需求,戴爾網絡產品力求以創(chuàng)新的方式來降低網絡復雜性。以戴爾新推出的Z9100為例,這是一款最先進的面向聚合與接入層的1RU固定式100GbE結構交換機,可提供多速率交換功能(10/25/40/50/100GE),能夠滿足企業(yè)對不同速率的網絡環(huán)境需求。Z9100在在大數據分析和需要高性能低延遲的環(huán)境中有著卓越的表現,特別適合云計算環(huán)境,是支撐工業(yè)4.0網絡的絕佳之選。

  靈活、富有彈性的云計算架構
  聯“動”

  云計算被認為是實現工業(yè)4.0目標的最佳方式之一。因為要真正管理、運營好一個物聯網應用,就必須把不同的物體以及終端進行互聯,這里面需要非常多的技術作為支撐,而云將成為一個非常好的支點。以上面提到的哈雷摩托為例,定制生產會涉及到很多的芯片以及跟后臺系統的實時連接,由1200多個零件做組合,需要幾個億的算法。這需要后臺系統分配強大的計算能力,但專門為生產一輛摩托部署多臺服務器、存儲是不現實的,因此云計算就是最佳選擇。在許多制造場景當中,也是如此。


 

  在云計算方面,戴爾認為實現一個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對客戶才能有價值。這個云需要簡單高效,靈活共融,可以讓用戶從現有架構平滑過渡到云架構,進而實現在多云環(huán)境中的應用和管理。這就是戴爾提出“任意云”解決方案的初衷,希望通過硬件(服務器、存儲、網絡),軟件(云集成、虛擬化管理)以及服務(咨詢、技術支持)這三大方面的“聯動”,為客戶提供一個模塊化、端到端且高效融合的綜合云計算能力。

  比如制造業(yè)領軍企業(yè)霍尼韋爾旗下的Honeywell Process Solutions,就利用戴爾提供的硬件設備以及虛擬化軟件打造了自己的私有云平臺——H-Pod。在霍尼韋爾的兩個Tier 1 pod當中,他們采用了戴爾PowerEdge R620服務器、EqualLogic存儲以及F10網絡交換機,實現了第三方工具Veeam與vCloud的最佳集成,并在概念驗證(POC)測試當中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裟犴f爾與戴爾共同打造的這套私有云解決方案,也可以應用到不同規(guī)模的制造企業(yè)當中,為他們實現工業(yè)4.0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無論工業(yè)4.0還是我們提出的中國制造2025,其核心都是充分利用IT技術來幫助制造企業(yè)將生產、配送等各個充分實現數字化。夯實IT基礎,逐步向更加靈活、智能的架構過渡將是一條必經之路。而“流動、靈動與聯動”,就將成為戴爾在工業(yè)4.0背景下幫助企業(yè)從“制造”向“智造”轉型的制勝法寶。

分享到

王珂玥

存儲在線(DOSTOR)主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