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洲資訊是少數(shù)推出刀片服務器的國產(chǎn)廠商,本次送測機型為i7-Blade,也是目前所有的國產(chǎn)刀片服務器中,功能與規(guī)格最先進者。
最多可安裝十片服務器刀片的7U機箱
i7-Blade采用7U,可安裝十片服務器刀片與四片交換器/Pass-Through模塊(4個交換器擴充槽均可安裝Ethernet交換器與Ethernet Pass-Through模塊,但僅有2個擴充槽可安裝SAN Pass-Through模塊)。無論網(wǎng)路交換器模塊、管理模塊、KVM模塊、IP KVM模塊均可安裝兩組作相互備援之用。i7-Blade支援四臺2100W熱抽換電源供應器,采取N+1備援方式,四臺電源供應器損壞兩臺,或著三臺電源供應器損壞一臺時,亦可維持正常供電。
i7-Blade采取集中式散熱系統(tǒng),刀片內(nèi)并無散熱風扇,完全仰賴機身后方兩組抽風模塊。根據(jù)廠商與電源供應器上警告標示的建議,在安裝大量服務器刀片與模塊的情況下,如果抽風模塊損壞,最好在兩分鐘內(nèi)完成更換工作,以維持系統(tǒng)穩(wěn)定,這也是采取集中式設計的原罪。
不過,和IBM Blade Center不同的是,i7-Blade的電源供應器也擁有獨立的散熱風扇,兼具系統(tǒng)散熱功能,理應可以增強抽風模塊故障后的抵抗力。另外,抽風模塊的兩組散熱風扇是可以抽換的,如果風扇故障,即可自行更換風扇進行維修工作,毋需送修整個抽風模塊,這種設計極為利于維護工作,以及降低儲存?zhèn)淞系某杀荆吘箚为氁活w散熱風扇的價格,必定遠低于一整套抽風模塊。
i7-Blade沒有提供Fibre Channel交換器模塊,僅有對外10口的2Gb Pass-Through模塊可供選購,要布署較大型的FC SAN儲存環(huán)境,或者讓不同刀片共用一個儲存網(wǎng)路,就需要另購FC交換器。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對外3口、對內(nèi)10口的GbE交換器模塊外,i7-Blade支援10GbE交換器,提供1口10G Base CX4與2口GbE,雖然相較于其他的10G Ethernet規(guī)格,10G Base CX4有著遠較嚴格的接線距離限制(采用Infiniband 4x線路,最長僅17公尺),但成本遠低于光纖,利于串連大量刀片機箱供HPC之用。除此之外,如果需要更進階的遠端管理功能,亦可選購IP KVM模塊。
具備充裕擴充空間的服務器刀片設計
目前i7-Blade僅有對應雙Xeon DP“Nocona”處理器(時脈3.2GHz)與E7520“Lindenhurst”晶片組的服務器刀片,規(guī)格與Fujitsu BX620 S2相同,缺乏服務器刀片的選購性。
因體積較大之故,i7-Blade的服務器刀片有著相當充裕的擴充性與備援性,可安裝六條DDR2-400記憶體,最高容量12GB,刀片上蓋位于記憶體模塊的位置采半透明設計,所以毋需拆開上蓋,即可得知記憶體模塊的安裝數(shù)量。內(nèi)建兩臺3.5G Ultra320 SCSI硬碟,對應RAID 1模式,損壞的硬碟即可從面板直接熱抽換,毋需另外安裝熱抽換硬碟模塊而多占用一片服務器刀片的空間,這種設計也較利于硬碟的升級與維修工作,不必為了更換硬碟而拆下整片服務器刀片。
i7-Blade的服務器刀片預設提供雙口GbE,分別連接至不同的交換器模塊插槽,如果需要雙口2Gb Fibre Channel或額外的雙口GbE功能,可分別另外選購QLogic與英特爾的擴充子卡,直接安裝在服務器刀片的主機板上。此外,其中一臺硬碟的安裝空間可以更換為全高64位元/100MHz PCI-X板卡的插槽,對于需要特殊板卡的應用,如HPC需要Infiniband或Myrinet時,就會相當便利。
整體而言,雖然看似僅有10片服務器刀片的最大安裝數(shù)量,i7-Blade卻同時滿足需要熱抽換硬碟與安裝PCI-X板卡能力的應用,而且不會因安裝擴充模塊而減少服務器刀片的數(shù)量,應用彈性相當大。隱而不現(xiàn)的是,相較于裝置密度更高、但電源供應量較小的刀片服務器,i7-Blade較能確保裝滿所有服務器刀片時,擁有足夠的供電量。
除在機箱已經(jīng)提供的KVM模塊之外,i7-Blade服務器刀片的面板提供KVMS輸出口,可透過轉(zhuǎn)接線連接顯示器、USB鍵盤滑鼠或外接式光碟機等儲存設備,直接控管該刀片,利于第一次安裝作業(yè)系統(tǒng),或KVM模塊損壞后的維護工作。就從這個角度來看,i7-Blade兼具最完整的近端管理機能,對尚未熟悉刀片服務器的管理人員,算是相當友善的設計。
以廣達Q-Manager為主的管理系統(tǒng)
i7-Blade可安裝兩組相互備援的機箱管理模塊(MMB),支援IPMI 1.5規(guī)格、網(wǎng)頁管理介面與純文字console,管理者可直接透過網(wǎng)路瀏覽器連接刀片服務器的管理模塊,監(jiān)控整個機箱的運作狀況。
由于i7 Blade的管理模塊并不支援布署作業(yè)等復雜功能,所以需要另外安裝Q-Manager、透過軟體手段來代勞。和管理模塊相同,Q-Manager也提供網(wǎng)頁管理介面。在每片刀片上安裝Q-Manager的代理人程式(agent),再將Q-Manager安裝在某幾片服務器刀片或管理用的個人電腦上,就可以進一步的透過Q-Manager進行更復雜的管理工作,例如安裝作業(yè)系統(tǒng)、映像檔復制與備份等布署(deploy)作業(yè),以及根據(jù)管理的需求,篩選所需的系統(tǒng)報表資訊(chart manager)。不過,Q-Manager并無法偵測刀片上所執(zhí)行的作業(yè)系統(tǒng)與軟體,僅能顯示硬體資訊,而且也不支援布署應用軟體與指令式(script)安裝功能,這是較弱的一環(huán)。
Q-Manager的授權(quán)按照刀片數(shù)目計費,購買授權(quán)之后,在Q-Manager管理介面中輸入序號,就可立即開啟布署與系統(tǒng)報表資訊等進階功能。如有一片以上的服務器刀片安裝Q-Manager,管理模塊會自動偵測這些具備管理功能的刀片,讓彼此相互備援。
與外商大廠相同的優(yōu)秀設計,但選購彈性較差
因同為Fujitsu設計、廣達OEM之故,i7-Blade與Fujitsu Primergy BX600、Dell PowerEdge 1855基礎架構(gòu)完全相同,而且該設計推出時間較晚,可以“吸取前人所留下的教訓”,會有高水準的表現(xiàn)一點都不讓人感到意外,尤其刀片的機構(gòu)設計已經(jīng)預留了相當充裕的擴充空間,日后將有相當強的發(fā)展性,例如將2臺3.5?加駁?空間更換為3臺2.5?薊?種,以支援RAID 5的可能性。
但因授權(quán)限制之故,i7-Blade的服務器刀片與交換器模塊的選購彈性明顯較差,像Fujitsu擁有4路Xeon MP/Opteron 800處理器的高階服務器刀片,Dell提供雙核心Xeon服務器刀片、FC SAN交換器模塊、Infiniband子卡與Infiniband Pass-Through模塊等選購項目,i7-Blade都一應俱缺。本土廠商相較于外商大廠的先天限制,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如果預算不足,不需要多樣化的處理器及作業(yè)系統(tǒng)、選購配備與復雜的遠端布署機能,出自國內(nèi)廠商之手的i7-Blade,的確是可用最少預算就享受到外商大廠等級設計的好選擇,尤其i7-Blade提供10GbE交換器模塊,更是目前其他廠牌刀片服務器所有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