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一季全球營收前二十大半導體廠商

整體看來,2016年第一季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供應商的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了6%,而整體半導體產業(yè)營收同時間則是衰退了7%;但6%的衰退幅度已經算是很溫和,在前20家廠商中,有7家廠商第一季營收較去年同期呈現二位數字衰退,其中甚至有3家的營收衰退幅度超過25%,以記憶體供應商美光(Micron)與SK海力士(SKHynix)表現最差。

2016年第一季,全球營收前二十大半導體供應商有半數營收達到20億美元以上,而季營收至少要有8.32億美元,才能擠進前二十名。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第一季的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供應商排行榜中有一位新晉者──美國無晶圓廠IC供應商AMD;該公司第一季營收與去年相較衰退了19%,來到了剛好能擠進第二十名的8.32億美元,而該數字只有AMD在2013年第四季時營收15.89億美元的一半左右。

雖然AMD今年首季表現不佳,日本業(yè)者夏普則是在本季跌出全球二十大半導體供應商排行榜的業(yè)者;夏普第一季營收與去年同期相較,衰退幅度高達30%。

為了呈現實用的比較,ICInsights的排行榜將已經宣布合并、但尚未完成合并的半導體業(yè)者營收也加總處理;例如雖然英特爾(Intel)對Altera的合并是在2015年12月才完成,Altera的2015年第一季營收(4.35億美元)仍并入英特爾當季營收(116.32億美元)中,成為上表中的120.67億美元。博通(BroadcomLtd.;Avago與Broadcom合并之后的公司)、恩智浦(NXP,與Freescale合并),以及GlobalFoundries(結合IBM半導體業(yè)務)也是相同處理方式。

而在ICInsights的全球前二十大半導體供應商排行榜上,還有個“異數”──蘋果(Apple);因為該公司所設計的處理器晶片只使用于自家品牌產品,并沒有銷售給其他系統(tǒng)業(yè)者。

蘋果的客制化ARM架構處理器在2016年第一季的銷售價值達到13.9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0%;該公司的處理器自2007年以來應用于13款iPhone,自2010年以來應用于12款iPad平板電腦,以及iPod多媒體播放器、AppleWatch智慧手表與AppleTV等裝置。

最新一代的蘋果處理器──64位元A9,首先應用于2015年9月推出的iPhone6s/6sPlus智慧型手機,接下來也進駐2016年3月上市的iPhone6SE;該款處理器是委托純晶圓代工業(yè)者臺積電(TSMC)以及三星(Samsung)的晶圓代工部門生產。

英特爾在2016年第一季穩(wěn)居全球半導體供應商龍頭,該公司當季營收比排名在后的三星多出了40%;該數字在2015年第一季時為29%。在排行榜上名次進步最多的廠商是結合了Avago與Broadcom兩家公司的新博通,以及Nvidia;兩家公司在2016年第一季的排名,都比2015年同期進步了三位。

而隨著半導體產業(yè)整并風潮持續(xù),包括在今年完成合并的案件(如Microchip合并Atmel)以及更多可能發(fā)生的案例,ICInsights預期全球前二十大排行榜單,仍會隨著產業(yè)邁向成熟的步伐在接下來幾年出現大幅變動。

分享到

chx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