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微信官方宣布,即日起,微信公眾號可以自主注銷,用戶在核實身份信息或者驗證帳號主體后,可以在公眾號后臺-“公眾號設置”-“原始ID”中,發(fā)起注銷流程。
微信官方表示,個人身份證信息或個人微信號,最多可以綁定5個微信公眾號,有不少用戶綁定的帳號數(shù)已達上限,無法重新注冊或綁定新帳號,造成了一些不便。此次上線“帳號注銷”流程,一方面可以釋放身份信息,用于注冊或綁定更需要的帳號;另一方面,也可以清理平臺上存在的一些不活躍帳號,釋放昵稱、注冊郵箱等資源。
帳號完成注銷后,主體注冊次數(shù)、運營者身份證信息、手機號碼、帳號昵稱、管理員微信號、注冊郵箱等,均可釋放。
以下為規(guī)則要點:
1、帳號注銷需滿足的條件。個人類型帳號——需驗證帳號注冊人的身份信息;組織類型帳號——需通過小額打款,驗證帳號主體信息。最終帳號管理員確認后,完成注銷。
2、注銷所需時長。帳號發(fā)起注銷后,會有一段時間的“凍結期”,在此期間可以撤銷“注銷”。根據粉絲量大小,“凍結期”長短不同。
<=1w, 15天
<=10w, 30 天
>10w, 60天
3、注銷成功后,資源釋放時間。“凍結期”內,資源仍處于占用狀態(tài);管理員確認注銷后,主體次數(shù)、運營者身份證信息、手機號碼、管理員微信號,立即釋放;原名稱有15天的保護期,在此期間,符合命名唯一規(guī)則情況下,只有同一主體下的其他帳號可以使用該名稱,不同主體的帳號,則需在保護期滿后才能申請使用該名稱。
新華網擬與阿里巴巴成立合資公司 推媒體智能化發(fā)展
新華網周二晚公告稱,擬聯(lián)合控股股東新華社旗下公司,與阿里巴巴的創(chuàng)投公司一起成立合資公司,推動媒體智能化發(fā)展。公告顯示,新華網及新華社旗下的新媒文化和中國經濟信息社,與杭州阿里創(chuàng)業(yè)投資公司及其作為有限合伙人(LP)的杭州數(shù)問云投資合伙企業(yè)一同成立新華智聯(lián)科技公司,注冊資本4.9億元,新華網出資2億元,占40.8%股權,新華系兩家公司合計占10.2%股權,均以現(xiàn)金平價投入。
阿里系的兩公司將溢價投入資本,合計占49%股權。阿里創(chuàng)業(yè)投資將出資3.4億元,占34%股權;數(shù)問云出資1.5億元,占15%股權,兩者入股溢價率均超過1倍。合資公司將為新華網及媒體未來發(fā)展研發(fā)涉及存儲、生產、分發(fā)、計算等全產業(yè)鏈的專有技術,打造移動化、社交化、智能化的技術平臺,促進新媒體融合與轉型升級,推動媒體智能化發(fā)展。
新華網周二因董事會審議重大事項,臨時停牌一天,周三將復牌。周一該公司收報91.99元,過去一個月累計漲13.7%。
東芝財報未獲審計方認可,退市可能性加大
東芝在公布財報時稱,“公司的實際情況導致持續(xù)經營的能力存在重大疑問?!痹摴窘刂寥ツ?2月的九個月虧損超過預期,也意味著西屋災難的潛在損失尚未量化,使集團面臨崩潰的風險。財報的審計機構普華永道Aarata LLC發(fā)表免責聲明,稱無法對財報達成意見。外媒稱,這提高了該公司從東京證交所退市的可能性。
東京證交所正在權衡讓東芝退市的利弊。東芝從3月中以來就被東京證交所列為觀察名單,但證交所應該在多長的時間內做出結論,并沒有明確規(guī)定。
東芝社長兼CEO綱川智對審計方不能形成意見表示遺憾,并稱東芝曾設法提交財報,而不是尋求史無前例的第三次推遲發(fā)布財報。東芝目前正尋求把旗下優(yōu)質資產——半導體部門和其它資產對外求售,而西屋則已根據破產保護法申請破產。此外,東芝還計劃出售電視業(yè)務子公司“東芝映像solution”的過半股權。知情人士稱,土耳其大型家電廠商Vestel和海信集團等多家中國企業(yè)有意參與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