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初接觸這家公司是在一年多前,誤打誤撞進了其宣布在北京設立辦事處的發(fā)布會,知道了其不僅是數據保護領域的一只生力軍,處于Gartnar數據中心備份和恢復軟件魔力象限的領導者象限,更而且其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也在不斷加強。
相對來說,以往筆者更加關注傳統巨頭的表現,對于像Veeam這種體量偏小的公司一般不會太在意。原因無它,畢竟數據保護做的事情傳統巨頭一直在做,甚至某些方面引領了技術方向,而從眾更多是在性價比上找到空間。但是隨著云計算、大數據、AI等新互聯技術的崛起,市場力量正遭遇重新洗牌,例如DELL EMC的并購、HPE全球與新華三格局的塵埃落定、公有云市場先后來者不斷上演的價格戰(zhàn)、云巨頭的意外宕機、勒索軟件病毒席卷等等,數據保護也需要與用戶需求與時俱進、重新定義。
在這種格局的演變下,一方面,用戶數據服務需求在云的發(fā)展中有了進一步的細分,不僅是應用在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環(huán)境的進一步整合需求,同城、異地、實時等環(huán)境更需要增加對應用環(huán)境的感知策略而做出更有效的數據保護部署方案;同時,伴隨著等新互聯技術崛起,也需要服務商在基于策略的實施上增進算法提供的智能選項,減輕IT人員因項目向著更為復雜、擴展度更高、安全保護條件更為苛刻等方向發(fā)展而力所不能及,例如需要發(fā)展出智能運維、智能業(yè)務編排、智能查詢、智能可視化分析等諸多系統智能表現。
為此,基于數據存儲的數據服務市場已經容不下傳統巨頭通吃,單獨一家廠商也難有能力滿足用戶在更為差異化的環(huán)境中完美契合的策略。市場細分空間的進一步瑣碎成了業(yè)界創(chuàng)新領域的新藍海,精于行業(yè)領域縱深去滿足更為專業(yè)化的需求要比高大全的平臺通吃型更能贏得市場青睞。這也就解釋了例如當DELL EMC的并購后、HPE全球與新華三格局的塵埃落定后都沒有忙著進行品牌與產品即使有重合市場定位的整合,用多樣化的存儲基礎設施提供致力于滿足更加多樣化的市場需求,而數據保護領域更為縱深的需求空間則成為其他人的市場機會。
市場的新機遇也在重新定義Veeam,此前其宣稱如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超過超過25萬客戶的體量在某種成熟上會成為走入超大規(guī)模數據中心的某種束縛,但新的市場機會敞口下Veeam倘若繼續(xù)縱深其相對小的體量則更會成為在下一階段企業(y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放開手腳去的更大成就的動力。
當2016年的時候,Veeam把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成功介紹到中國,從而贏得了中國存儲行業(yè)最具影響力的專業(yè)媒體存儲在線評選的2016年度存儲風云榜之存儲創(chuàng)新獎。兩個月前,一場Veeam ON活動在美國的召開,Veeam聯合首席執(zhí)行官兼總裁Peter McKay則把時代給予Veeam的動力做了更為詳盡的闡釋。還記得會上他所引用狄更斯的名言么:“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當時,Peter McKay講,Veeam正走在高速發(fā)展的快車道上,其發(fā)展速度已經超過了諸多傳統巨頭如思科、甲骨文、Intel等等,其目標是2018年突破10美元收入大關。問題是,Veeam憑什么可以走的更快更遠?(具體可參見文章《從Veeam ON 2017看未來企業(yè)業(yè)務連續(xù)性的幾點變化》)
Veeam正在從關注數據虛擬化保護轉型為以解決企業(yè)業(yè)務永續(xù)為核心的數據綜合服務公司。當2016年末我們還在稱道其主打產品混合云可用性平臺時,半年后其CDP、針對虛擬機在環(huán)境的可用性、適合Windows終端環(huán)境、兼容S3對象存儲的可用性型平臺紛紛亮相。例如以往,CDP方案在傳統架構下難以喚起人們的重視,而云拓展了數據流動的邊界,也推動了CDP成為云之間流動的一個迫切的可靠性需求,Veeam CDP則釋放了傳統巨頭難以在此施展的活力。
同時眾多公有云、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作為合作伙伴的版圖進一步擴大。隨著企業(yè)遷移到云端,Veeam希望確保在多云和混合云環(huán)境中實現服務、應用和數據的可用性。例如在當時Veeam ON活動在美國上,筆者注意到Veeam的合作伙伴中有InfiniData。InfiniData是企業(yè)級高端存儲之父Moshe Yanai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但InfiniData的市場表現并沒有因Moshe Yanai的業(yè)界地位而形成匹配,因其采用三節(jié)點之間無需IB交換機的“過于前衛(wèi)”的創(chuàng)新架構。為此筆者特意采訪了一位亞太區(qū)工程師負責人,對于InfiniData這種小眾市場為何還要關注,其表示云時代的市場需求更加多樣化,Veeam關注的是更多地滿足各種用戶業(yè)務持續(xù)性需求才是重點。
對于數據保護需求,當前業(yè)界其實也在探索一條新的道路,即將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新互聯能力成為賦能企業(yè)系統智能的一部分。為此我們看到計算領域協處理、GPU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網絡服務供應商也期望發(fā)可視化、功能卸載、軟件定義發(fā)揮到新的極致,存儲基礎設施也行融合傳統陣列與SeverSAN之間的數據流動,那數據保護服務商該做些什么呢?為此,筆者也采訪了Veeam軟件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Ratmir Timashev,他表示將專注于幫助Veeam找到更具創(chuàng)新性的IT解決方案,相信未來勢必會有更多答案。
于此同時也意味著,Veeam ON的北京站還有更多要解決的問題,例如西方商業(yè)市場更多的前沿技術如何盡快在中國施展、基于云的業(yè)務可持續(xù)方案如何體現國內市場的親和力、又有哪些新的智能選項可供人們選擇……等等。
15天后,Veeam要回答的真的不少,真有的忙活了。
分享到

王珂玥

存儲在線(DOSTOR)主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