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全球3D-NAND產能分布來看,東芝/西數陣營今年第二季的3D-NAND月產能只占總產能的10-15%水平,反觀其主要競爭對手三星,其3D-NAND月產能占比已超過40%;美光/英特爾陣營的3D-NAND產能從去年下半年量產后,預期今年第三季占比將會突破40%。造成東芝/西數陣營落后的原因,即在于東芝母公司的財務問題。
觀察東芝/西數陣營在3D-NAND的布局狀況,今年上半年主流制程為48層3D-NAND,預期今年第四季3D-NAND的占比將會占東芝/西數陣營整體產能約30%水平。在產能規(guī)劃上,新的半導體廠房Fab6在2017年3月已開始動工興建,預計在2019年才會開始量產最新的3D-NAND產品。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東芝與西數目前對于新廠的合作態(tài)度與先前有所不同,所以日后可能仍有變數存在。
短期影響:明年上半年NAND Flash可能將供過于求
就短期的影響來看,陳玠瑋表示,因為股權標案落幕時間較原先東芝規(guī)劃來得晚,所以對市場的影響也會后推至明年上半年。預估在東芝3D-NAND產能擴充與良率提升速度可望優(yōu)于預期下,加上明年上半年市場需求能見度不高的情形下,市場預期會轉變成供過于求的狀況,進而導致NAND Flash價格反轉向下。
中長期影響:資本支出不再受制母公司,大幅改善決策效率與積極度
觀察中長期的影響,東芝經過這次股權標案后,將獨立于東芝集團之外成為百分之百的NAND Flash半導體公司,未來新公司的資本支出結構將不用再受到東芝母公司過去財務問題與內部間資源分配不均的拖累,而能更專注在NAND Flash相關的技術與產能投入,未來無論是在策略積極度、決策效率上都將較以往提升。
最后,觀察本次的出售案,若??要順利成行,關鍵的決定因素仍在于威騰的態(tài)度以及雙方未來可能的協(xié)商狀況。目前東芝與西數仍共同出資持有生產工廠,東芝與西數持有比重為55:45,東芝若確定出售,未來與西數的合作模式與狀況,以及新廠產能如何分配,也將成為重要的觀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