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睿芯高通量人工智能一體機在高通Centriq 2400 產品發(fā)布會上正式亮相

將接入AI像使用手機一樣簡單

“在AI技術大爆發(fā)的今天,90%以上的企業(yè)都傾向于或已采用AI技術豐富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手段。然而,盡管已有大量的AI算法被開發(fā)、被各式各樣的應用場景開始試用,但目前用于支撐AI計算的基礎架構仍十分匱乏?!狈稏|睿指出,在國內,支撐AI計算的基礎架構幾乎全部依靠進口昂貴的GPU來支撐。

北京中科睿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科睿芯”)成立于2014年11月,其前身為中科院計算所早于2005年成立的“睿芯技術團隊”,專門從事處理器架構方面的研究與開發(fā)。通過多年的技術研發(fā)與市場應用積累,中科睿芯目前已成為高通量媒體大數據處理應用領域國內外知名的硬件解決方案綜合服務商。范東睿介紹說,此次面向全球首發(fā)“高通量AI一體機”,目的就是“讓采用AI技術的企業(yè)可以直接在這個平臺上構建應用,專注于場景和模型的設計,不再受限于底層基礎平臺的構建”。

“睿芯希望通過提供成熟的AI整體解決方案,讓企業(yè)用戶可以像使用手機一樣簡單地接入AI?!狈稏|睿說,中科睿芯高通量AI一體機此次采用了符合AI計算特點的最新高通ARM芯片、預裝了睿芯的基礎開發(fā)套件SmartAI,并設計了符合AI計算特點的一體機服務器,目標只有一個:提供用戶集成人工智能應用與平臺軟硬件一體的“AI即戰(zhàn)力”。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中科睿芯董事長范東睿與高通執(zhí)行董事長Paul Jacobs觀看展示

填補“ARM架構AI一體機”的空白

中科睿芯此次發(fā)布的“高通量AI一體機”采用了高通公司當天最新發(fā)布的ARM架構芯片“Centriq 2400”。事實上,采用ARM架構也是睿芯AI一體機的一大特色。

一直以來,x86架構都是服務器領域的霸主,市場上也先后出現過基于x86架構的大數據或人工智能一體機。然而,基于ARM架構服務器的大數據/AI一體機一直是個空白。

“事實上,ARM架構天然的結構簡單、低功耗等優(yōu)勢與現在有著高并發(fā)需求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更相契合。而且,ARM平臺統(tǒng)治著智能時代的終端設備,在未來,端與云會有更深層次的融通,如果端與云都能統(tǒng)一在ARM架構上,一定能有效提升全系統(tǒng)效率。”范東睿解釋說,這也是中科睿芯與高通深度合作,研發(fā)世界首款基于ARM架構的高通量AI一體機的初衷。

范東睿介紹說,在高通的ARM服務器芯片還處于早期研發(fā)階段時,中科睿芯就與高通的技術團隊就建立了非常緊密的合作關系。“雙方一直圍繞高通量技術開展協同攻關,而現在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候?!?/p>

“高通量計算”讓AI化身“千手觀音”

中科睿芯“高通量AI一體機”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將AI應用在高效的“高通量計算”模式上實現。與“高性能計算”不同,“高通量計算”在數據處理效率上,另有一套“高招”。

“高通量計算引入了數據流的思想,講究的是‘流過即計算’?!狈稏|睿解釋道,在大數據時代,數據處理效率是系統(tǒng)最關鍵的指標。高通量計算能夠做到“數據在計算設備中流動的過程中就被全部處理完”,這有效避免了反復訪存在效率與能耗上的損失?!半S著互聯網應用深層次演進和變革,以及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高通量計算將普及覆蓋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范東睿對高通量計算的前景很是樂觀。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量AI一體機”將數據流思想與人工智能應用進行有機結合的同時,中科睿芯的技術團隊還對其進行了從硬件到軟件棧的全融合優(yōu)化,使其可提供從AI計算平臺、管理調度與分析平臺到深度學習框架的端到端解決方案?!澳壳霸撘惑w機已經可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無人駕駛等AI領域實現規(guī)模化應用?!狈稏|睿表示。

高通量計算無疑給AI應用打開了一道高效、低耗之門,這更是AI計算的一次變革。“當前的AI應用多采用監(jiān)督學習的方式,還只能傾向于讓機器去解決一個或幾個問題,而未來我們更希望AI化身‘千手觀音’,可以同時解決成千上萬的問題,并且可以自主的去學習?!狈稏|睿說,以前受限于計算能力不足和數據量少,現在運用高通量計算平臺,AI變身“千手觀音”正變得觸手可及。

“中科睿芯始終堅持輸出高通量解決方案。下一步,我們將以構建高通量產業(yè)鏈條為目標,以高通量解決方案帶動高通量系統(tǒng)與應用。此外,睿芯目前正在研發(f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通量AI核心處理芯片,通過突破最核心的技術來加速AI產業(yè)鏈的構筑?!狈稏|睿說。

分享到

xiesc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