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總部專業(yè)副總工王小飛
地鐵與大數據分析的關系?在采訪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總部專業(yè)副總工王小飛之前,小編的簡單認知就是現在北京地鐵線引入了自動駕駛,需要收集大量數據進行分析測試。
采訪之后……
深圳地鐵。成立于1998年7月的深圳地鐵,屬于市屬國資企業(yè),現有員工近2萬。目前運營7條線,加上港鐵運營1條線,深圳地鐵總開通里程為285公里,全國排名第五。
地鐵與數據分析。王小飛指出,在國內來說,自動駕駛(ATO)系統(tǒng)是普及的,但無人駕駛實際上只有三條線——香港南港島線、北京燕房線以及上海10號線。無人駕駛對設備可靠性要求極高。列車司機不在車上,一旦停運,如何指揮列車行駛至到就近車站,進行人員疏散需要指揮中心進行統(tǒng)一調度。
實際上,在地鐵公司的日常運營中,其實可以通過數據分析達到節(jié)省多項成本的目的。比如深圳地鐵對每公里要配備多少人有著嚴格的指標,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減少人工,節(jié)省成本。
在開通新線路時,通過數據倉庫的歷史數據進行仿真手段預測車站位置設置是否合理,需要配套多少運力,以及該條線需要配備多少車輛等。
與Teradata的合作。深圳地鐵需要構建指揮中心實現統(tǒng)一調度,有自身的業(yè)務需求。另一方面,國內北廣深=津都采用了Teradata的解決方案,因此Teradata在國內地鐵數據中心的建設和運維方面具備豐富的經驗。而最重要的一點則是Teradata能夠滿足深圳地鐵要求的產品服務保障以及實時服務。
周末,每一個城市都會有大型演唱會或體育賽事,如果不及時將乘客疏散,容易引起突發(fā)性事故比如人員踩踏事故等,收集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以便預知在出現大型活動時地鐵站點及出入口該如何設置,出入口是否要關閉,列車是否要跨站等,助力地鐵運營決策。
通過數據倉庫建立模型并形成288項指標分析。比如行車方面,每天發(fā)車數量,準點率如何,是否有故障,行車間隔等,基于每一類專業(yè)的類別形成相應的指標。
深圳地鐵除了經營深圳本土地鐵外,業(yè)務延伸到了外地,如鄭州地鐵PPP項目,并獲得了三個海外項目——運營埃塞俄比亞、越南河內、以色列特拉維夫三條地鐵線路。2013年6月份,深圳地鐵開始投入20億元,規(guī)劃籌建25條線的指揮中心,其中系統(tǒng)設備部分投入占 7億元,而投入到數據挖掘與倉庫開發(fā)的開支達到6000萬+。
王小飛還指出,因為考慮到安全等問題,目前地鐵各專業(yè)系統(tǒng)都采用專網,相對封閉運行,數據未對公眾開放。但在未來,可能會開放部分數據信息,并與互聯(lián)網公司合作進行深度數據挖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