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面向不同行業(yè)場景,華為云云手機主要分為三大類:面向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托管型云手機、面向游戲行業(yè)的游戲型云手機和面向企業(yè)的辦公型云手機。托管型云手機實現(xiàn)APP的自動化仿真測試,大數(shù)據分析和應用數(shù)據采集,提升效率,準確分析,為加快創(chuàng)新應用上線提供幫助,為互聯(lián)網企業(yè)打造成千上萬不休不眠的“工程師”;游戲型云手機賦予游戲全新的互動體驗方式,讓游戲無需下載、即點即玩,游戲一臺手機實現(xiàn)多開,釋放手機資源被獨占;

辦公型云手機通過登錄云手機替代原有額外攜帶的功能性手機,大幅降低真機采購折舊成本的同時,使用更方便,數(shù)據更安全。

軟硬件性能實測,移動應用無縫上云

此次評選活動中,GCC對華為云云手機分別就應用兼容性、器件和場景仿真能力、魯大師跑分三方面進行了評測。

華為云云手機測試配置

? 根據測試配置不難看出,在硬件上,華為云云手機采用了自研、更適合云手機應用的高性能芯片、高性價比GPU顯卡與硬件服務器,讓云手機在基礎設施層面上的性能更優(yōu);在軟件上,云手機集成了高安全、高可用的操作系統(tǒng)EulerOS release 2.0,以確保滿足用戶對軟件操作的需求。

華為云云手機應用兼容性測試結果

華為云云手機器件和場景仿真能力測試結果

華為云云手機魯大師跑分

測試結果顯示,華為云云手機在應用兼容性、器件和場景仿真能力兩方面測試中都零失誤,兼容驗證和系統(tǒng)仿真設計都足以提供符合市場期望的核心能力:不僅能夠適配新聞閱讀、社交通訊、游戲等各類移動應用,真正實現(xiàn)百分之百無縫上云;更以成熟的ARM解決方案和虛擬化技術達到足夠高的仿真精度,其魯大師跑分成績甚至不遜色于部分實體手機,讓終端設備不管是豐富的移動應用還是簡單的即時通訊都可以通過云手機實現(xiàn)延伸。

搭建TaiShan云手機解決方案,打造極致計算能力

為充分支持云手機、移動辦公、安卓應用開發(fā)、游戲等原生場景,滿足用戶對應用兼容性和運行效率的需求,華為云基于華為TaiShan ARM 服務器的云平臺搭建了云手機架構。

 

華為云云手機架構主要為云端硬件層、云端軟件層、云端應用和云端和用戶設備間的傳輸指令流四部分組成。云端硬件層為上層應用、特別是圖像、多媒體等運算提供高效、彈性、異構資源,而云端軟件層則具備云和設備間的連接管理、QoS 管理等能力。此外,云端應用均部署在容器上,包括提供安卓應用開發(fā)、測試、運營的虛擬終端農場、各類企業(yè)的移動辦公系統(tǒng)、云游戲等。而云端和用戶設備間傳輸指令流,圖像在手機側渲染,也可以提供更高的幀速率、減小帶寬消耗和網絡延時。

 

前不久,華為發(fā)布了基于ARM架構、擁有業(yè)界最高性能的鯤鵬920芯片。依托于鯤鵬920芯片,TaiShan服務器也使得華為云云手機解決方案也擁有更高效的性能和服務,具備主流應用兼容性、性能零損失、開發(fā)效率提升、數(shù)據安全、高密度仿真五項突出特點,帶給用戶更加流暢的云手機體驗效果。

目前,華為終端已經開始率先使用華為云云手機:華為消費者BG已將基于ARM服務器的3000+高仿手機接入了生產線,支撐Mate、P、榮耀全系列產品的研發(fā),單機成本比真機省60%+,測試效率提升1+倍,并實現(xiàn)原有80%+手工用例自動化。

可以說,這塊來自華為內部的“試金石”,也印證了華為云云手機經受住了嚴苛的性能考驗,并正逐步贏得外界認可。除華為消費者BG外,越來越多的企業(yè)用戶也開始構建云手機服務,以此實現(xiàn)商用。在華為云公有云能力的支撐下,可以想象,云手機或許會消除“云”與“端”的邊界,移動互聯(lián)也將不再濃縮在終端的方寸之間。

華為云云手機入選GCC 2018優(yōu)秀應用案例,評測性能優(yōu)異。

分享到

zhangnn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