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ATA的全稱是External Serial ATA(外部串行ATA),它是SATA接口的外部擴展規(guī)范。換言之,e.SATA就是“外置”版的SATA,它是用來連接外部而非內(nèi)部SATA設備。例如擁有e.SATA接口,你可以輕松地將SATA硬盤與主板的e.SATA接口連接,而不用打開機箱更換SATA硬盤。
二、HighPoint外部接口產(chǎn)品: e.SATA接口產(chǎn)品: RocketRAID 2302、RocketRAID 2304、RocketRAID 2312、RocketRAID 2314、RocketRAID 1742、RocketRAID 1522A。
Infiniband接口產(chǎn)品:RocketRAID 2224。
Mini-SAS接口產(chǎn)品:RocketRAID 2322。
RocketRAID 2322 特性:
支持PCI Express X4(X8/X16)
兩個獨立的Mini-SAS接口
兼容HighPoint(x4)外部硬盤箱
8個外置的SATA2.0通道,最大3Gb/s傳輸速率
支持8塊硬盤
支持RAID 0,1,10,5,JBOD模式
支持在線RAID擴容(OCE)和RAID遷移(ORLM)
SAF-TE管理功能以及硬盤活動燈和失敗燈
RocketRAID 2302 特性:
PCI-e x1,兼容x4,x8 和 x16
2個內(nèi)置和2個外置SATA通道,每通道速度3Gb/s
兼容SATA 2.0/SATA 1.0硬盤
通過多端口(Port Multiplier)(PM)可以支持12塊硬盤
支持 RAID 0,1, 5, 10,和JBOD
支持 eSATA 外接設備互連
支持原生命令排序功能Native Command Queuing (NCQ)
RocketRAID 2304 特性:
PCI-e x1,兼容x4,x8 和 x16
4個外置e.SATA通道, 每通道速度3Gb/s
兼容SATA 2.0/SATA 1.0硬盤
支持 RAID 0, 1, 5, 10, 和JBOD
支持 eSATA 外接設備互連
通過多端口(Port Multiplier)(PM)可以支持20塊硬盤
RocketRAID 2312 特性:
PCI-e x4,兼容x8, x16
2個內(nèi)置和2個外置SATA通道, 每通道速度3Gb/s
兼容SATA 2.0/SATA 1.0硬盤
通過多端口(Port Multiplier)(PM)可以支持12塊硬盤
支持 RAID 0, 1, 5, 10, 和JBOD
支持 eSATA 外接設備互連
支持硬盤活動/失敗燈功能
RocketRAID 2314特性:
PCI-e x4 ,兼容x8 和 x16
4個外置eSATA2.0通道, 每通道速度3Gb/s
兼容SATA 2.0/SATA 1.0硬盤
通過多端口(Port Multiplier)(PM)可以支持20塊硬盤
支持 RAID 0, 1, 5, 10, 和JBOD模式
支持 eSATA 外接設備互連
RocketRAID 2224特性:
支持PCI-X 64位,133/100/66MHz PCI總線
兼容SATA 2.0/SATA 1.0硬盤
支持多達 8塊硬盤(內(nèi)部4塊,外部4塊)
提供4 個內(nèi)置接口和一個外置的 Infiniband接口
支持RAID 0, 1, 5, 10和 JBOD模式
在線容量擴展和在線RAID級別轉換(OCE/ORLM)
RocketRAID1742特性:
支持PCI-X 32位, 33/66MHz PCI總線
兼容SATA 2.0/SATA 1.0硬盤
支持4塊硬盤(內(nèi)部2塊,外部2塊)
2個內(nèi)置和2個外置SATA通道, 每通道速度3Gb/s
支持RAID 0, 1, 5, 10和 JBOD模式
RocketRAID1522A特性:
支持PCI-X 32位, 33/66MHz PCI總線
兼容SATA2.0/1.0 硬盤
支持2塊硬盤
2個外置SATA通道, 每通道速度3Gb/s
支持RAID 0, 1和 JBOD模式
支持在線容量擴展和在線RAID級別轉換(OCE/ORLM)
以上產(chǎn)品均支持以下操作系統(tǒng):Windows(XP,2000,Server 2003,x64 Edition和Vista),Linux (Fedora,Ret hat,SuSE),FreeBSD和Mac OS X。
三、e.SATA的優(yōu)勢所在:
與常見的USB2.0和IEEE1394兩種常見外置接口相比,e.SATA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數(shù)據(jù)傳輸能力。e.SATA的理論傳輸速度可達到1.5Gbps或3Gbps,遠遠高于USB2.0的480Mbps和IEEE 1394的400Mbps。在實際測試中,從電腦中復制一個1.00GB大小的文件到采用不同接口的外置存儲設備中,e.SATA接口的設備所耗費的時間遠低于USB2.0或IEEE 1394設備,速度快了近6倍。隨著e.SATA的出現(xiàn),外置接口的傳輸率也首次遠遠大于了硬盤等設備的內(nèi)部傳輸率。經(jīng)測試證明,IEEE 1394的速度損失率(損失速度比峰值速度)達到了20%,USB 1.0和USB 2.0分別達到了33%和25%,而SATA的速度損失為0,這是因為SATA和PATA一樣都是基于ATA協(xié)議,所以在傳輸過程中不需要進行協(xié)議轉換,這樣不但節(jié)約了成本,而且硬盤性能不受影響!
隨著e.SATA技術的不斷完善,以及SATA硬盤、藍光、HD DVD等對接口帶寬要求較高的設備的日益增多,e.SATA將成為外置存儲設備領域重要的接口標準。HighPoint推出一系列火箭e.SATA硬盤控制卡,將不斷滿足使用者在不同領域的需求。
上一篇賽門鐵克董事會確認其20億美元股份回購計劃
下一篇DoSTOR存儲分析 全面接觸惠普新EVA及磁帶產(chǎn)品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噜噜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