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悉,這一消息源于希捷CEO 威謙.沃特金斯(William Watkins),他在接受《紐約時報》記者采訪時披露了這一消息。由于此前聯(lián)想收購IBM PC業(yè)務時,就在美國引發(fā)了經濟競爭力和國家安全方面的激烈爭論,甚至一度因為所謂的“安全憂慮”,迫使這一事件進展緩慢,但最終雙方還是順利完成了這筆交易。此次沃特金斯雖然沒有透露這家中國公司的名稱,并表示這只是“潛在”的收購,但它仍將給一些美國政府部門敲響警鐘。
一些美國政府官員表示,盡管硬盤并不屬于出口控制技術,但收購一家美國硬盤廠商仍然需要通過聯(lián)邦官員的安全評估。而與此同時,作為希捷死敵之一的西部數(shù)據(jù)則拒絕就這一消息發(fā)表任何評論,而美國的財政部官員也拒絕就此發(fā)表評論。另外,沃特金斯還認為“美國政府將為此感到心煩意亂”。
雖然沃特金斯表態(tài)希捷不針出售,但同時也表示如果收購者向股東提供了足夠高的出價,交易勢將難以阻止。
一位行為高管對此表示:“收購希捷是個極度敏感的問題,不會有任何一位美國人希望中國人控制硬盤,因為沒有人知道中國人會利用硬盤做些什么?!泵乐薪洕c安全評估委員會成員邁克爾?韋瑟爾(Michael Wessell)表示:“硬盤是計算機系統(tǒng)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件,中國或其它國家要想收購美國硬盤廠商,都需要經過仔細評估,以確定風險所在。”
而IT分析師CharlesKing則表示:“隨著全球化的日益深入,許多國家都想在IT領域超越美國。那么,希捷能否提升國外并購者的競爭力呢?答案是肯定的?!钡獽ing同時指出:“硬盤已經日益成為普通的日用品,在該領域,不會有太大的創(chuàng)新?!盞ing還補充道,當初聯(lián)想并購IBM PC業(yè)務時,也遭遇到同樣的安全指責。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比較積極的。
IT分析師BrianBabineau說:“如果不相信其他國家企業(yè)也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那么這種想法就是無知的。IBM正是相信這一點,才將PC業(yè)務出售給聯(lián)想。這種情況反而有利于推動美國市場創(chuàng)新。”
雖然目前這一事件僅僅處于傳聞之中,我們也不能確認收購硬盤公司的中國企業(yè)會是哪一家,但顯然,這家公司將繼聯(lián)想后再度點燃美國人那根敏感脆弱的信息安全神經。收購本身看似僅僅是一個經濟事件,但當前經濟與國家政府的高度相關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收購希捷固然有些難度,也讓所有中國人對美國人如此小心謹慎甚至是惡意的眼光報以鄙視的態(tài)度,但我們又不得不從這一事件去思考另一個問題:中國人為什么不能如此重視自己的信息安全?!
記得此前有過報道,某位Windows用戶在上網時用監(jiān)測工具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電腦居然連接到了美國安全情報局,而這并不是他本人意愿?;蛘?,我們可以說:我們被Microsoft出賣了。而事實上我們也早就應該知道,微軟的操作系統(tǒng)對于美國下政府而言,是留了一個大大的后門的,而且是堂而皇之地留下的,但就是不知道你,甚至美國人自己。甚至連世界上最為安全的加密軟件PGP在美國政府的要求下,也保留了破解的方法?;蛘哒f,只要在美國生存的高技術企業(yè)與產品,在美國人眼里,完全就是一個隨時隨地隨手可以解決掉的小玩具,而對我們,則無異于在一間密室里裝了一個你無從知曉藏于何處的暗門。它可以輕松地對你的所有一切了如指掌,只要他愿意??纯串斍拔覀兊恼袠I(yè)中的那些個操作系統(tǒng)以及滿天飛的病毒,我們還需要再說什么?或者,我們現(xiàn)在更有理由對泊來品說不。
硬盤之于企業(yè),之于政府,無異于保險柜里記載了打了無數(shù)“機密”Mark的紙張。于是,美國人對于自家的硬盤廠商被中國收購自然地感到不安,或者,是極度不安。他們不知道以中國人的聰明與才智,在擁有了硬盤的生產與研發(fā)技術之后,會不會在硬盤上做點什么手腳,然后自己就會被稀里糊涂的把敏感信息供手送給了中國人。這是一個可笑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