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MP服務器產品市場份額


   4路4核心處理器Q3陸續(xù)上市
  
   根據IDC報告,2路服務器一直占據著服務器出貨的最大部分。英特爾在去年11月便推出首款2路4核心Xeon 5300系列處理器。預計今年第3季將推出4路4核心Xeon MP處理器。而AMD預計于年中推出支持4路架構的首款原生4核心Opteron處理器,英特爾也預計在今年年底推出首款原生4核心處理器,惠普工業(yè)標準服務器事業(yè)處產品經理周錫榮說:“4核心處理器的議題,今年下半年將會很熱鬧?!?
  
   目前包括惠普、IBM與戴爾都預計在第3季度推出支持英特爾與AMD 4路4核心處理器的服務器,戴爾企業(yè)系統(tǒng)業(yè)務開發(fā)協(xié)理陳詩鴻表示,處理器廠商開始出貨后,戴爾也會相繼推出4路4核心的服務器,由于一臺x86服務器就含有16個核心,相對也會吃掉部分的Unix服務器市場。
  
   NEC也預計在今年推出Tigerton處理器的服務器,該公司Server部吳孟軒表示,由于Unix服務器所使用的部分應用程序常受到限制,也因此,x86環(huán)境相對于非x86更為開放,希望由高階x86服務器來取代該公司Itanium服務器的市場。
  
   IDC企業(yè)應用分析師鐘尉彰表示,高階的x86服務器將影響部分的Unix服務器,但由于使用習慣的問題,再加上高階x86服務器在售價上并不一定低于非x86服務器,初期來說影響力有限。
  
   4核處理器微軟操作系統(tǒng)支持成難題
  
   過去,從單核心轉到雙核心時,曾面臨軟件授權費用的問題,但隨著雙核心服務器走向主流,各家軟件廠商都已經制定出計費的基準,軟件授權費用的問題也隨之下降。
  
   但隨著處理器的核心走向4核,卻又面臨著操作系統(tǒng)無法支持的窘境,某服務器業(yè)者表示,微軟的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統(tǒng)共分為Enterprise、Standard、Datacenter與Web四種版本,但Standard版本只支持2路雙核心處理器,無法支持到4核心的版本,也就是說,如果在Standard版本上使用4核心處理器,每顆處理器最多只能顯示出2個核心。
  
   正因為如此,購買4核心服務器的使用者就必須購買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的版本,對于使用者而言,必須以較高的價格去購買較高等級的操作系統(tǒng)才可使用4核心的服務器,在推廣上也造成困難。
  
   目前只有微軟Windows Server 2003 Standard版本面臨無法支持4核心處理器的問題,其它的操作系統(tǒng)如Linux,都沒有這樣的限制。
  
   目前微軟與英特爾已開始著手進行測試,但目前測試結果尚未公布。葉怡君表示,該公司測試4核心服務器在執(zhí)行Windows Vista操作系統(tǒng)并沒有發(fā)生任何問題,由于Vista與Longhorn服務器操作系統(tǒng)都是使用相同的核心,可以確定,在Longhorn操作系統(tǒng)上一定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
  
   Q3是搶購英特爾Clovertown的好時機
  
   今年4月英特爾才有一波降價,為了配合英特爾于今年下半年推出的兩款4核心處理器,服務器業(yè)者表示,英特爾將于第3季度降低上一代4核心處理器(Clovertown)的售價。
  
   下半年市面上將會有3款英特爾4核心的產品,服務器業(yè)者表示,目前并不清楚降價幅度,但可以確定的是英特爾將通過降價,來進行產品線的區(qū)分,更可以進一步清理庫存。
  
   目前各廠商都預計今年下半年4核心處理器將成主流,至于目前市場主流的處理器如英特爾雙核心Xeon 5100系列處理器等,周錫榮表示,以惠普服務器的產品周期而言,新產品上市后,與舊產品會有1~2個季度的并存期,最快要到明年第2季度,雙核心服務器才會逐漸淡出市場。
  
   核心質量與數(shù)量的發(fā)展矛盾
  
   從單核到雙核,可以說是從單核到多核時代的第一個進程。從核心數(shù)量去看,以后的發(fā)展應該是從雙核到四核、接著從四核到八核。八核后的時代如何發(fā)展目前還不需要去過早地討論,現(xiàn)在值得注意的是從雙核處理器開始,核心的質量與數(shù)量是如何去發(fā)展,在產品線的規(guī)劃上,這兩者的關注會越來越復雜,其定位恐怕也會越來越困難。而且這當中還夾雜著微軟操作系統(tǒng)與軟件的因素,這些都會影響多核處理器的發(fā)展方向。
  
   舉個例子,不管是Intel還是AMD,幾年內更新一次核心架構是必然的事情,按Intel的說法,兩年就會升級一次處理器架構。例如從 NetBurst的Pentium系列處理器到Core架構的Core 2 Duo處理器,就是一次架構上的換代。這種換代,是從原本就是雙核處理器的Pentium D到同樣是雙核的Core 2 Duo,核心數(shù)量不變的情況下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處理器的性能。那么我們可以設想,到了下一次架構上的換代時,即使同樣是雙核處理器,其性能都可以大大提到提升,用戶無須升級到四核處理器就可以在新架構下的雙核處理器上得到性能上的滿足,這樣的話,核心質量與數(shù)量的提升就存在著一定的矛盾了。
  
   有一點我們是值得去注意的,從單核到雙核,是一個全新的開端,因為它意味著從單核步進到了多核時代,但是從雙核到四核,從四核到八核,都是從多核到多核。這種進化的意義恐怕沒有從單核到雙核來得更大。從操作系統(tǒng)及軟件的應用來看,除非這幾年內所有軟件廠商都極力地為多核處理器作出極大的優(yōu)化,否則四核或者八核處理器相對雙核處理器提到的性能提升恐怕并不會有預期中的大,至少相對于從單核到雙核的提升比例會明顯地降低,或者說這種多核的優(yōu)勢含金量會縮小。
  
   而在定位方面,高性能核心的雙核處理器與低性能核心的四核處理器就不容易作出準確的定位,而到了八核處理器也開始入市的時候,更是存在高性能核心的四核處理器與低性能核心的八核處理器的定位問題。
  
      假設軟件對多任務優(yōu)勢的程度有限的話,那么可以肯定高性能核心的四核處理器肯定會比低性能核心的八核處理器的綜合性能要更好,特別是運行單線程的程序時,多核心處理器的優(yōu)勢將會盡失。

分享到

多易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