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First 技術由端云智能編譯、智能內存優(yōu)化、智能即時響應和軟硬結合抗老化組成,從底層保障ColorOS 7的流暢性。UI First 是 一項提升用戶體驗的技術,它切中的是造成老舊機型卡頓的最顯著的兩大問題,即由于處理器老化而造成的調度不充分,以及由于 Android 本身的編譯器問題造成的內存占用過高和運行效率下降的問題。其中,UI First 下的 oComp (端云編譯器)尤為值得一提。

端云智能編譯技術能夠學習用戶APP使用習慣進行云端大數(shù)據(jù)訓練,提前編譯以提高流暢度;智能內存優(yōu)化技術同樣根據(jù)用戶使用APP的習慣,將短時間內不會使用的APP資源釋放,以獲得額外40%的內存利用率,并在多APP同時運行時提高30%系統(tǒng)流暢度;智能即時響應技術將UI繪制和渲染的優(yōu)先級提到最高,系統(tǒng)提前繪制界面,提升視覺響應速度,該技術能讓游戲平均幀率提高19%、觸控響應速度提升15%;軟硬結合抗老化技術能大幅度提升硬件讀寫性能、進行實時碎片整理,改善卡頓問題,讓手機長期使用后依舊流暢。

其本質上是將原本運行在手機上的編譯器的工作在云端部分完成或全部完成,以減少手機在運行應用時的編譯壓力,從而能在優(yōu)化應用體積,提高應用響應速度和安裝速度等方面實現(xiàn)用戶體驗的優(yōu)化。

編譯向來是 Android 上難以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在 Android 5.0 之前,采用的是 Dalvik 虛擬機,意味著每次運行應用都需要實時將 Java 代碼轉譯為匯編語言,效率相當?shù)拖?,這也是早起 Android 設備卡頓的主要元兇之一。到了 Android 5.0 時代,Google 采用了 ART 編譯方法,即在應用安裝時就把 Java 代碼編譯為匯編語言,以解決應用運行效率的問題。但這種做法有兩大缺點:首先,匯編語言的代碼量要遠遠多于 Java 語言,這也就造成了應用占據(jù)存儲空間過大的問題;再者,安裝應用時就進行編譯會嚴重增加應用的安裝時長,也會造成開機時間過長的問題。

ColorOS的端云智能編譯技術采用的是在應用打包成 APK (Android 系統(tǒng)下的安裝包)時就提前完成全部或部分的編譯工作,這就意味著在應用下載之前就已經(jīng)提前完成編譯,不再需要你的設備親自動手。因此能顯著提高應用安裝速度和運行速度。

對于老用戶來說,在優(yōu)化內存效率,提高處理器調度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優(yōu)化手機系統(tǒng)的編譯效率,自然能夠有效解決卡頓問題,提高手機的流暢度甚至延長手機的使用壽命。ColorOS此舉可謂是誠意滿滿,足見其對老用戶的關懷,相信在未來ColorOS 還會繼續(xù)關注老用戶需求,為老用戶帶來更多福利。

分享到

songjy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