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nom 將成為AMD的Agena臺式機四核芯片的正式產(chǎn)品名稱
盡管,或者可能由于,Intel首先推出四核芯片這一事實,AMD毫不遲疑地指出其最初的四核處理器是全新的整體設計。AMD的FX產(chǎn)品經(jīng)理在一次電話采訪中說,"目前世界上沒有哪家制造商擁有原生的四核芯片。我們的競爭對手只是將兩個雙核芯片疊加。"
這一諷刺源于這樣的事實,Intel的第一代四核芯片實質上是將兩個雙核處理器并行安裝。但Intel并不認為這有問題。正如Intel的首席執(zhí)行官Paul Otellini在去年9月的Intel開發(fā)商論壇上所說的,"最初的產(chǎn)品是多芯片,但那又怎么樣?如果你認為用戶會在意芯片的內部構造,那你就誤解這個市場了。"
根據(jù)以往的歷史判斷,PC用戶對處理器性能的關心要遠遠超過設計問題,而對于非電子工程師,深入理解這些問題非常困難。事實上,當2005年雙核處理器開始引起爭議時,一場關于誰的技術略勝一籌的銷售大戰(zhàn)就開始了。接著,AMD就宣稱,與那些用螺拴固定起來的800系列奔騰Ds相比,其Athlon64 X2處理器才是"真正的"雙核處理器,
四核Opteron "巴塞羅那"芯片圖
然而,雙核決斗又成為一場處理器性能之爭。大多數(shù)用戶認為AMD已經(jīng)率先勝出。而Intel則被認為,在2006年中期推出其雙核Duo系列芯片后,才恢復其優(yōu)勢地位。
四核芯片就緒
當Phenom和"巴塞羅那"推出時,AMD希望所采用的新10h架構有助于讓某些性能有飛躍式的提高。該設計結合了一系列增強功能,包括:新的指令、增強型浮點執(zhí)行單元、浮點寄存器與通用寄存器之間更快的數(shù)據(jù)傳輸能力、以及1Gb的頁面存儲等等。10h架構還結合了最優(yōu)化性能,讓AMD基于硬件的虛擬化產(chǎn)品運行速度更快。
除了集成到芯片本身的運算功能之外,AMD的大多數(shù)優(yōu)勢明顯地體現(xiàn)在它對I/O到外圍設備以及處理器之間的通信的處理方式上。與這種通過一根前端總線發(fā)送輸出數(shù)據(jù)的傳統(tǒng)方法相比,AMD早就開始采用其專有的HyperTransfer接口了。隨著10h架構、HyperTransport3技術的出現(xiàn),下一代升級產(chǎn)品將鏈路的總帶寬提高到20.8Gbps。
此模塊圖標識出AMD 四核Opteron "巴塞羅那"芯片的不同功能單元
在今年2月的國際固態(tài)電路大會上,當AMD討論其四核Opteron時,曾經(jīng)透露這種處理器含有4.5億個晶體管,并以65納米CMOS技術制成。這讓AMD在某種程度上略遜于Intel,后者將于今年晚些時候推出45納米四核處理器。就芯片結構而言,體積越小越好,因為這樣它能以更低的功耗運行。通過將更多的處理器集成在每個直徑為300毫米的晶圓片上,在晶圓片上對芯片進行制造然后進行切割并獨立封裝,從而芯片供應商可制成更多的產(chǎn)品。
Intel公司一直以來都以其極小的芯片規(guī)格在芯片制造方面占有極大的優(yōu)勢。公司目前的想法是要在45納米技術方面遠遠領先于AMD。Intel宣稱,公司正在對4家工廠進行改建,增加制造45納米芯片生產(chǎn)線。然而,AMD也在著手準備投產(chǎn)45納米芯片,并且據(jù)說已在德國德累斯頓的工廠Fab 36制成原型晶圓片。
就片上功能而言,"巴塞羅那"的四個內核每個都各自擁有512-kB L2 高速緩存,并共享一個2-MB L3高速緩存。該處理器將支持快速的DDR2/DDR3存儲器。
有趣地是,四核競賽在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場八核競賽。AMD一直強調Phenom可以支持雙插槽主板。這讓兩個各有4個處理器的芯片可以安裝在同一系統(tǒng)中,因而總共有8個內核。"巴塞羅那"將允許類似的多插槽配置(包括特別高端的四插槽NUMA設計), 正如Intel的產(chǎn)品。
在多處理器配置中采用四個"巴塞羅那"
深入考察AMD已集成到新型10h架構中的一系列不可思議的技術改進,這些技術將與Phenom和"巴塞羅那"一起面世,下列是改進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