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局之下IC設計的關鍵

如今,芯片無處不在。鑒于其關系著整個產業(yè)及國家層面的信息與安全,中國近年來對 “卡脖子”問題尤其重視,同時也開始大力投資發(fā)展本土半導體產業(yè)。

鄧中翰指出要解決“卡脖子”的問題,IC設計非常重要。IC設計不能依賴國外,一方面國外IC設計并不能很好地滿足國內新興應用場景的需求,另一方面依賴國外也會受制于人。因此,探索一條新賽道為國內集成電路產業(yè)提供創(chuàng)新空間就顯得更為重要。鄧中翰指出,未來的IC設計要重視面向垂直應用領域的布局與國家標準。

中星微在這方面可謂走在了前列。中星微自主研發(fā)了人工智能邊緣計算芯片、算法、編解碼等關鍵核心技術,主導了人工智能垂直領域軟硬件一體化應用場景的國家標準,并服務于平安中國、智慧城市、智能產業(yè)、國產信創(chuàng)、數字中國等重大任務,在視頻圖像人工智能邊緣計算芯片方面全球處于領先地位。

中星微還牽頭參與聯合制定了國家級智能視頻感知國家標準體系(含25724基礎信源SVAC國家標準,35114和37300兩個強制應用國家標準以及28181國家和國際電聯ITU標準),開發(fā)了全球首個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SVAC芯片,提供智能視覺IP、算法、芯片模組、硬件、智能視覺中樞和行業(yè)應用系統(tǒng)在內的全棧式智能視覺解決方案,滿足“數字中國”建設需要,已成功應用于部、省、市三級的100多個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商業(yè)智能等大型應用場景中開展規(guī)?;痉吨?,業(yè)已成為該領域賽道上的“領跑”企業(yè)。

在新興應用領域突破趕超

除了精準瞄準垂直領域,中星微一直以來也堅持創(chuàng)新。據了解,中星微通過自主創(chuàng)新,實現了數據驅動并行計算芯片設計技術、多核異構低功耗處理器架構技術、基于數據驅動并行計算架構的卷積神經網絡處理器技術等十五大核心技術突破,申請了3000多項國內外技術專利,形成了完整的“數字多媒體”、“應用處理器”、“安防監(jiān)控”、“傳感網物聯網”、“人工智能”五大芯片技術體系。

鄧中翰表示,集成電路產業(yè)不同于其他行業(yè),不僅投資密度大、周期長,而且細分領域眾多,產品品類多達幾十萬種。為此,可根據不同領域現狀采取“跟跑、并跑、領跑”多種模式并行的發(fā)展思路。

尤其圍繞5G等新興領域的各種應用芯片上,中國的發(fā)展速度并不比國外晚,可以說,中國處于“并跑”甚至“領跑”的狀態(tài)。加上中國擁有先天的市場資源優(yōu)勢,以及國家體系優(yōu)勢,IC設計企業(yè)更應重視面向垂直應用領域的需求,頂住壓力堅持創(chuàng)新、單點突破,進而推動國產芯片與軟件應用發(fā)展,支撐起國家與產業(yè)各個層面的發(fā)展與壯大。

分享到

songjy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