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全球副總裁兼IBM中國開發(fā)中心總經理王陽

王陽:大家下午好!其實有很多新老的朋友都在這里,以前我第一次談“智慧的地球”是一家媒體的年會,那時候IBM剛剛推出這個事情,在中國還沒有發(fā)布。今天我特地想告訴大家一點,所謂“智慧的地球”,或者是“智慧的軟件”,這里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背后的人,我們有一些智慧的人,在座者有很多是領導者,是5000名中國的軟件研發(fā)團隊的領導,今天都給大家做了介紹,等一會兒他們也會有分組的會議,這時候你們可以去測試他們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我這里想講的“是人才、創(chuàng)新、合作點亮智慧的地球”。首先我想介紹的是IBM軟件集團的開發(fā)團隊遍布全球,有80多個開發(fā)中心。再細分一下,可以看到我們亞太區(qū),我不但是中國的開發(fā)中心總經理,也是負責整個北亞太地區(qū)的開發(fā)中心,在北亞太地區(qū),有北京、上海、臺北,我們剛買了一家公司,在香港,我們在香港也會有一個開發(fā)中心。除此之外,我們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都有開發(fā)中心。在全球我們是協作的開發(fā),有5萬人。當然,IBM中國開發(fā)中心有5000人,可以說是最大的開發(fā)中心。

如果你沒有去過IBM開發(fā)中心,我非常歡迎大家去看一看,你可以感受到。在北京我們有3000人,這是最大的開發(fā)中心,這里面有我們所有5個品牌軟件的開發(fā)人員,我們感到非常自豪的一點是,中國的人才、國際式管理、在中國的創(chuàng)新,這是整個市場拓展后面的核心,是我們這些非常有智慧的開發(fā)人員。在臺北、在上海都有工程師,之后還會把香港加進去。

我們中國的開發(fā)中心所強調的有三點:第一,人才的培養(yǎng),因為我們立足于中國,中國有廣大的軟件開發(fā)人員,我們這5000名開發(fā)人員,其實是在過去的十年,經過十年的長期積累,都是來自中國前十位一流的大學,大多數人員具有碩士以上的學位,可見這里面集聚著我們中國的人才。我們也是立足于培養(yǎng)人才,讓他們成為世界級的優(yōu)秀人才。第二,立足于創(chuàng)新。在中國我們也經常聽到,為什么我們的制造業(yè)上不去?就是沒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沒有科技的含量,也沒有自己的品牌,軟件更需要這點,這對IT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對于創(chuàng)新我們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在IBM這樣一個公司的框架下,IBM今年已經是第16年蟬聯全球專利發(fā)明最多的公司,16年來一直是第一。這里面也有我們中國的人才。第三是客戶,服務于客戶。我們這些人員,我們這些創(chuàng)新,只有在客戶那里才會實現價值。所以我們這5000人走到客戶那里去,跟客戶一起交流,幫助客戶來服務于他們的客戶。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實驗室,因為我們五個人擔負的責任也非常大。五大產品,Tivoli、Lotus、Information Management、User Techontogy、WebSphere、Rational。他們擔負的責任不光是為我們大中華區(qū)、中國的客戶服務,更重要的是和全球的開發(fā)中心一起合作,來開發(fā)這些軟件,服務于全球的客戶,這是一個全球性的高度。

因為我經常聽到別人說,我們其實沒有主機人員,其實主機開發(fā)人員也是在中國,這里面有300名非常優(yōu)秀的主機開發(fā)人員,也是遍布這五大產品的合作。所以他們給我們中國使用主機的那些客戶奠定了非常扎實的基礎。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五大銀行,沒有一個不用主機,這是我們所有的信息交流架構后面的脊梁。所以我們也有非常多的人才在這里面。

我們的產品是要服務于中國的客戶,所以我們有一支非常強的服務團隊,在CDL,他們和實驗室結合在一起,和我們的開發(fā)人員結合在一起,這是最優(yōu)秀的一支團隊,他們對產品和技術的理解是非常深入的。有一點我想跟大家說,這個服務隊伍跟一般的服務隊伍不一樣,他的理念是有變化的,這個變化在哪里?如果你是SAP的顧問,或者是微軟的顧問,當客戶說到,我想做這件事情A,那個服務人員或編程人員可能會說這個產品不支持這件事情,不能實現,但是在我們這里沒有這樣的人員,因為我們是開發(fā)團隊和服務團隊在一起,所謂不支持,就是在你的軟件里還能編這段程序。我們把這個概念帶回來,帶到我們的實驗室開發(fā)中心去,然后開發(fā)出下一代產品,很快就滿足你的要求。當然,在這里面服務人員也是跟我們的合作伙伴在一起,跟合作伙伴一起也不光是IBM在中國的公司,我們經常跟我們的合作伙伴合作,帶動他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他的成長。跟客戶合作是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們同時也要看到技術的革新(新興技術),這個合作是跟全球的研發(fā)中心、跟全球的其它開發(fā)中心一起合作的。今年我們已經列出了一些重點,第一是“云計算”,第二是軟件技術服務,第三是Web 2.0,特別我想強調的是移動軟件,它非常重要,我們從以前可以說計算機都是臺式的計算機,而現在買臺式計算機的人越來越少了,都是用便攜式的計算機,將來也許沒有人再買這樣的計算機,手機就是一個移動的,不光是通訊平臺,也是一個應用平臺。

剛才還談到我們對行業(yè)的解決方案在今年是重點。行業(yè)的解決方案當中,我們建立了8個行業(yè)解決方案中心實驗室。其實這里面我想提幾點,一是零售業(yè),零售業(yè)我們可以革新,如果我們從網上的銷售,B2B、B2C,把這個事情做好的話,其實可以省很多的浪費。大家都知道浪費是怎么產生的,是一個周期過程,它是計算上脫節(jié)之后,會盲目的生產,這之間就出現浪費。零售業(yè)是跟制造業(yè)相關,跟后面的物流業(yè)相關。還有電信、保險、銀行、衛(wèi)生、能源等方面都有解決方案。

我們創(chuàng)新當中的Symphony,如果你們還沒有用過Symphony可以用一用,因為它是開辟了新的戰(zhàn)線。我們編內容應該是免費的,你要把你思想的東西紀錄下來,自己存在電腦里,這是一個免費的過程,不應該還要去買。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我們也是這樣的理念,應該是開放的。這是國際的標準,這就在中關村軟件園開發(fā),120名工程師,5000名當中的20名工程師,花了1年半的時間就開發(fā)出來。而且國外的評論是第一的,名列辦公產品評價第一。

 剛才我們講了Smart,希望測試一下大家聽懂了沒有。Smart是什么含義?它有哪三個組成部分?我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就是三個“in”,光是能夠去感知,但是不互相聯通,還是沒有用的?;ハ嗦撏酥螅谏厦嬗帜茏鲆恍┦虑?,做一些智能、智慧的事情。為什么我們叫“智慧”、“智慧軟件”,我想用一些例子來闡述這件事情。

其實對于軟件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軟件其實是把我們思維的很多東西用另外一個載體呈現出來,如果你只有硬件,只有網絡,只有上面的一些東西感知,而沒有把智慧的東西存儲下來,知道應該怎么來運作的話,就失去了精髓的部分。所以我強調一點,為什么我們提倡“智慧的地球”?軟件其實是一個核心。從中國來講,軟件其實是一個科技含量的東西。如果我說是科技含量,只能說只說到“智”,還沒說到“慧”,后面會跟大家闡述“慧”的意思。國外還沒有說到這層意思,翻譯到中文的時候把這個意思體現出來了。我希望能夠把這個思路傳給大家。我們之所以起這個名字,當時翻譯的時候也有一些爭論,是“智慧”還是“智能”,后來我們決定還是用“智慧”,“慧”和“能”還是有差別。還有就是云計算,能夠動態(tài)共享這些資源,但共享資源是為了什么?其實是為了節(jié)省能源,在中國來說非常重要,那些很大的數據中心在中國還沒有完全像歐、美、日這些國家進行全面公開。我們公路雖然修得很好、房子造得很漂亮,但是我們處理高速數據的能力還相當弱。前一段時間奧運會進行網上購票,如果是瞬間購票的話,根本沒法處理,第一分鐘就擠爆了。但是IBM的動態(tài)架構技術是做得非常好的。你們都會知道,全球所有的VISA卡和萬事達卡的交易都是通過IBM技術來做的。不可能說我從哪里刷一個卡,全球的人都在刷卡,系統(tǒng)24小時都在轉,不可能某個時間系統(tǒng)不能再處理,云計算是這樣一個概念。雖然說是技術的概念,但是這里有“慧”服務,“慧”是用心,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地方,講到能源和節(jié)省能源這方面。

下面再舉個例子,Lotus是網上協作的開發(fā),協作的開發(fā)是一個開放的概念,希望大家共享這樣的資源。這個已經是開發(fā)了,如果你要寫些什么東西應該是免費的,完全可以做到。你上網之后,可以在公司里面互相協作的工具就是Lotus,網上的協作是通過軟件完成的。這里面一個理念就是開放的理念、協作的理念、標準的理念、一個協作的平臺。

“智慧的引擎”,可能大家以前知道,IBM最近買了一家公司叫ILOG,ILOG在業(yè)界非常知名。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現在的鋼廠,一片片的鋼材出來之后,賣出去是要切分的,切成圓形、方形、三角形。ILOG就有這樣的能力,實現最優(yōu)化,使得廢鋼部分最少。幾乎大部分的鋼鐵廠都用ILOG的引擎,是一個智慧的引擎,這樣節(jié)省材料。

下面我用三個行業(yè)的例子向大家說明,前面說的是技術的例子。一是智慧的交通,前面不用說,交通繁忙、能耗,我先不多說。我想跟大家說的是,通過我們的一些控制器,可能知道車輛的行駛速度,行駛速度慢的話就知道是堵車,根據這些數據,就知道在什么時刻、什么片斷,什么樣的氣候環(huán)境下可能造成交通堵塞,把這個數據反映給開車的人,也許可以幫他以很快的速度經過這個城市,達到目的地。這些只能說是智能,你能做到這點。我想讓大家體會到的“智慧”是有“心”的意思。軟件可以根據大量的數據分析出大致在什么時候、什么環(huán)境下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天氣變化,路很滑,等等,可以以80%的準確率估算出在什么時候可能會發(fā)生交通事故。有了這樣的數據你可以做兩件事情,路面滑,你可能改變不了,你可以控制一下燈的亮度,另外可以把交通燈放慢,把流量放慢。還有,如果你在沒有辦法降低以上因素的情況下,你就有可能把警車和救護車已經事先派出去了,交通的事故帶來的情況對一個人的一生都是改變。這就是有心,你是不是有心做到這些事情。如果你有這顆心,我們真正能做到“智慧的地球”。其實已經實現了,在新加坡、澳大利亞、倫敦都有。希望在中國也早日能夠實現。

第二個例子是智慧的醫(yī)療系統(tǒng)。醫(yī)療系統(tǒng)可以做的事情是無窮的,無論是病例,還是各方面的診斷。我們在捕捉這些信息的同時能夠幫助你分析。舉個例子,我現在去診所,之前打電話或者網上進行預約,預約上去,排隊到醫(yī)生有時間給你看病的時候,經常說你生了什么病,有什么東西,要問你,而且還不知道你以前的歷史。如果系統(tǒng)中已經知道這些信息,就可以把你以前的東西調出來,醫(yī)生在沒有見到你以前就了解你以往的歷史,同時了解到在你周邊的人最近有沒有流感、吃了什么藥?所有這些東西都可以結合起來運用,這些東西想象起來是無窮的。美國38個州有1.2萬多家診所采用IBM軟件。在我們附近,北大、人民醫(yī)院也實現了這樣的系統(tǒng),實現了“小病在社區(qū),大病進醫(yī)院,康復在社區(qū)”這樣一個過程,因為可以把這個系統(tǒng)帶回家。

最后一個例子是智慧的食品安全。這是大家非常關注的,“三鹿”的事情發(fā)生以后更加使人關注。我舉一個例子,在荷蘭,荷蘭是一個乳制品大國,養(yǎng)的每一只母牛都有母牛身份證,出生的時候就有身份證,它什么時候吃了什么東西,什么時候生病,注射什么藥都有紀錄,連牛都有病歷卡。在擠奶的時候,今天有多少奶量都有紀錄。如果有這樣的系統(tǒng),從頭到尾都很清楚地把它總結下來的話,會不會發(fā)生說今天突然這頭牛擠出了一倍的奶?這是不可能的。所以監(jiān)控非常嚴格。這樣食品的安全鏈就可以做成。這里面需要我們用心。其實這些技術都是存在的,這些軟件也都是存在的。

由于時間關系,下面把時間留給問答環(huán)節(jié)。在這里我謝謝大家,謝謝大家的時間。我們這邊有非常優(yōu)秀的團隊,他們的照片都在這邊,看看大家能不能把他們問住了,考考他們到底有多少智慧。謝謝大家!

分享到

zengdongjun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