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本方案的核心是選用了虛擬磁帶庫做為備份設備,利用其強大的軟件特性,滿足現有系統(tǒng)備份要求的同時,兼顧容災系統(tǒng)建設,現在或將來都可方便地實施。
傳統(tǒng)的備份系統(tǒng)多以磁帶庫做備份設備,包括主流的備份軟件設計也以磁帶為首選的備份介質。近年來隨著磁盤介質的單位成本不斷下降,也有采用磁盤陣列做備份設備的,為了更好的認知VTL作為備份設備帶給我們的變革意義,下面就對VTL和兩種傳統(tǒng)的備份設備:物理帶庫和磁盤陣列做一個量化的優(yōu)勢分析:
1、設備可用性顯著增強
與開放式結構的磁帶介質相比,封閉式磁盤介質的平均無故障間隔一般高出5倍以上。
2、性能大幅度提升
省去了抓取磁帶、加載、機械定位等機械動作的初始化時間,備份/恢復速度提升4-5倍。
3、設備故障率明顯降低
VTL的電源、"電機"、"機械手"等關鍵部件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冗余機制。
4、維護成本大大下降
VTL無庫體和機械組件等昂貴的維護、保養(yǎng)成本。對于操作員來說,等同于操作物理帶庫,無縫切換,上手容易,人力和培訓費用低。
話說回來,備份系統(tǒng)的建設要考慮用戶當前的應用環(huán)境拓撲、數據量大小,采用改動小的,并且擴展能力強的方案。當前各單位都很重視IT系統(tǒng)的投資改造,多數用戶已實施了SAN架構的集中存儲系統(tǒng),虛擬帶庫同時具有IP-SAN和FC-SAN接入端口,可方便地接入用戶已有的存儲架構中。如圖浪潮存儲給出的方案正是如此,將虛擬帶庫部署到存儲SAN中,備份服務器配置好備份策略,將數據庫、應用服務器中的數據首先備份到虛擬帶庫,具體是采用LAN集中備份架構還是LAN-FREE架構根據情況選擇。這個過程是周期性自動循環(huán)進行的,如此可實現本地的數據在線備份,可避免各應用系統(tǒng)軟硬件故障導致的數據損失。但如果要防止像地震、火災等災難情況下的數據損失,就需要實現數據的離線存儲或建設容災系統(tǒng)。如圖,方案考慮到這個問題,在異地部署同樣一臺虛擬帶庫,配置雙向復制軟件,遠程通過IP專線傳輸,即可實現備份數據的實時同步,保證數據在異地保有一個副本,即使發(fā)生重大災難事件,IT系統(tǒng)的核心—-數據仍然存在。
方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