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電力資源和用電量分布不均,實現清潔發(fā)電、高效輸電、動態(tài)配電、合理用電是國家,電力企業(yè),用電單位和個人所追尋的目標。早在 2006年,IBM 就提出了智能電網的概念。智能電網的概念引入“信息流”感念,即電網要能夠把電能流、信息流結合在一起,實現傳輸能源的同時實現數據的采集。通過優(yōu)化模型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預測電能流的情況,如電壓變化,和用電量分布,為發(fā)電、輸電、配電、用電各方及監(jiān)管單位提供信息決策,最終實現清潔發(fā)電、高效輸電、動態(tài)配電、合理用電的智慧電力的目標。

IBM 三大解決方案,實踐“智慧的電力”
智能電網要求傳統的物理設備的大規(guī)模改造。電網的建設和改造是一項巨額投資,比如現有超高壓網絡的改造和特高壓網絡的新建,一旦失誤,會導致很多問題,在電源企業(yè)的投資方面,尤其在新能源投資方面,比如風力發(fā)電和水利發(fā)電,通過信息的收集、經濟圈和城市需求的分析預測,可以讓電源企業(yè)更快、更及時的了解發(fā)電和輸電情況,同時還可以分析更多的信息比如風力情況、實施情況和風力的綜合預報,這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合理進行電廠的選址、規(guī)劃和布局,同時合理安排接入電網的方式,合理安排電廠和電網之間的調度,向工業(yè)和民用戶進行科學的配送。此外,IBM iGAP (Intelligent Grid Analysis Planning)“智能電網評估和投資優(yōu)化輔助決策”解決方案,可以幫助政府和電網企業(yè)及時預測重要區(qū)域和城市的用電需求分布,分析工業(yè)用戶和民用戶的結構性、時間性差異變化,收集這些信息并分析趨勢和進行數據預測,同時結合現有電網的改造情況,分析制定多種解決方案,協助政府和電網企業(yè)進行決策。
電網建設、升級、維護所帶來的生產管理和停電問題也牽動著企業(yè)生產和城市居民生活。在城市電力配送方面,對于中國幾大經濟圈層的重要城市,城市快速發(fā)展且經濟總量逐步擴大,配送的波峰和波谷會有較大的差異性,對于電力公司的輸配網絡要求反應迅速且能承載相當的負荷。IBM 提出了 IDOP (Integrated Distributed Outage Planning) “智能停電優(yōu)化”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yè)收集相應的數據,通過量化分析和優(yōu)化模型,幫助電力公司有效地組織和安排生產和停役,確保電力公司能夠提供安全、優(yōu)質的服務,解決電網運營的實際問題。

此外,對于工業(yè)和民用戶的電量數據監(jiān)測也將成為未來需求預測的重點。通過改造后的智能電表進行電量數據的實時傳送,使電力公司可以實時觀測到用戶用電的情況,從而判定每戶的合理用電量和分析用量高峰,盡量降低峰谷差,節(jié)約運營成本,提升管理水平,提升電網運營的效率,改善電網配送效能。同時,針對重要的工業(yè)客戶進行定制,通過電表感知,通過系統信息的傳遞和交付互聯,綜合分析后提供智能決策信息,從而達到對于電能的綜合高效的利用。并且,對于用戶來說,消費者一方面可以節(jié)能環(huán)保,另外可以得到更多的實惠,電價更便宜,成本更低,有更好的用戶體驗。IBM 提出的 AMM (Advanced Meter Management) “智能電表”解決方案可以很好的提供這樣的服務。

利用多年電力行業(yè)處理復雜信息和系統集成分析的經驗, IBM 提出的智能電網理念已經得到了認同。馬耳他國家電力和水設施機構(Enemalta 和供水公司)與 IBM 合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全國性的智能網格和完整的電力水力系統。該系統可檢出網格中的漏水和電力損失現象,幫助設施機構在網絡中制定更加智能的投資計劃,減少無用功。25萬個交互式儀表將實時監(jiān)測電力使用,設定可變速率,并獎勵水電耗費較少的客戶。數千個智能傳感器沿傳輸線、變電站和其它現有基礎設施配置,以便更有效地管理配電問題并預見問題。隨后可收集并分析這些數據,幫助降低成本、減少耗費和溫室氣體的排放。通過把水和電力作為一個系統來談論,馬耳他政府可以為其市民提供更多信息,在如何使用和何時使用電力的問題上做出更加明智的決定,該國也可為未來著想,開始用可再生能代替炭密集的燃料。

在今后的道路上,IBM 將繼續(xù)致力于幫助國家、企業(yè)、個人,實現清潔的發(fā)電,實現安全、穩(wěn)定、運營管理高效和靈活的輸電、配電和用電行為,從而達到對于電能的高效、綜合的利用,并同時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成本,達到多方共贏的局面。

分享到

wanglin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