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看過這樣的視頻:一個水上機器人在海洋或河流中吞噬大量漂浮的垃圾。
它們令人印象深刻。其目標也是如此——清理世界水域中的垃圾。2019年,據(jù)估計海洋中有5.25萬億件塑料垃圾,重量超過26.8萬噸(https://ieeeoes.org/oes-beacon/june-2019-beacon/plastics-a-threat-to-our-oceans/)。但如今,塑料并非堵塞海洋和河流的唯一物質(zhì)。考慮到所有物質(zhì)的話,近期的預測表明,海洋中漂浮的垃圾可能超過171萬億件。
海洋中的小垃圾碎片可能會被海洋動物吞食。如果它們留在動物體內(nèi),就可能成為感染源,或者隨著小動物被大動物吞食而在食物鏈中進一步傳播。較大的海洋垃圾碎片可能會影響航運——每年大約有1萬個海運集裝箱墜入大海。
機器人可以幫助識別這些垃圾,甚至將其從海洋中清除,但機器人也有局限性。
河流巡查
垃圾清理水上機器人(aquabots)的部署受到限制,主要是由于缺乏資金,但有幾個著名的例子。首先是水母機器人(Jellyfishbot),IEEE Spectrum刊物中稱其為“河流版的Roomba(掃地機器人,https://spectrum.ieee.org/roomba)”。一些地方政府,如加利福尼亞州的長灘,就在使用它們。
另一個例子是由荷蘭非營利組織The Ocean Cleanup開發(fā)的河流攔截器(River Interceptor,https://theoceancleanup.com/rivers/)。它固定在河流之中。當垃圾順流而下時,會沿著一個漂浮的圍柵被引導至這個太陽能驅(qū)動機器人的“嘴”部,然后通過傳送帶從水中被清除。
這兩種機器人有一些區(qū)別。水母機器人相對較小,能放進汽車后備箱,并且是遙控的。而河流攔截器則大得多,其長度和寬度大約是標準海運集裝箱的兩倍。
這些機器人在清理河流垃圾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因為大部分海洋垃圾是通過河流流入海洋的。
一項快速發(fā)展的技術(shù)
水上機器人(aquabots)的開發(fā)也面臨一些挑戰(zhàn)。一方面,并非所有垃圾都漂浮在水面上。有些沉到水底,有些則在水面下漂浮。而在水面作業(yè)的機器人無法觸及它們。
另一個挑戰(zhàn)是:水下的能見度可能有限。在水面下作業(yè)的機器人可能難以識別海洋垃圾。因此,大多數(shù)水下垃圾清理機器人的原型都依賴人類操作員來識別垃圾。然而,目前針對基于人工智能(AI)的自動垃圾識別方法有大量的研究。IEEE Access上的這篇文章對該領域的研究進行了綜述,并展示了一種提高準確性的新方法(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10643453)。
IEEE高級會員王剛表示:“大多數(shù)海洋垃圾機器人項目都是試點項目。我們需要梳理海洋垃圾的一些核心問題,以解決大規(guī)模清理的難題。大多數(shù)項目針對的是水面垃圾,而這只是垃圾的一部分。大多數(shù)垃圾可能在水下,比如漁網(wǎng)。
我們需要水上機器人(Aquabots)來清潔海洋嗎?
海洋中的人造垃圾數(shù)量驚人。一些估計表明,到2040年垃圾量可能會翻兩番。
IEEE會員Paulo Drews指出,機器人造價昂貴。它們需要維護,還需要操作員。而且它們也需要有地方存放垃圾。
Drews說:“使用水上機器人處理垃圾是社會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不過,隨著這項技術(shù)的發(fā)展,仍有復雜的成本問題需要考慮。機器人可以提供幫助,但人類需要盡快減少水體中的垃圾量?!?/p>
了解更多:海洋浩瀚無垠,海洋工程活動亦是如此。查看IEEE TryEngineering的這些資源,有助于了解更多海底存在的機遇:https://tryengineering.org/explore-resources/collections/ocean-engineering/。如果你想了解海洋工程師的職業(yè)道路,可以查看IEEE海洋工程協(xié)會(Oceanic Engineering Society)的相關(guān)內(nèi)容:https://ieeeoes.org/oes-beacon/march-2022-oes-beacon/whos-who-in-the-ieee-oes-manu-ignat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