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專家:輸入法泄密錯在搜狗 與微軟無關(2)
51CTO 發(fā)表于:13年06月25日 10:54 [轉載] 51CTO
針對烏云漏洞報告平臺所披露的漏洞,搜狗方面怎么看?記者就此致電搜狗,搜狗相關負責人表示,搜狗發(fā)布的官方聲明即為對此事的官方回復(搜狗產品沒有漏洞,也不會泄露用戶隱私)。而對記者所關心的烏云漏洞報告平臺所披露的那個漏洞,搜狗方面避而不談。
就此問題,記者對安全界有關專家進行了采訪。得到的普遍回答是:搜狗泄密事件,本質上還是輸入法服務商沒有對用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所致,與搜索引擎并無太大關系。一位數據安全專家表示,退一步說,就算搜索引擎不遵守搜索協定,作為服務商也不能將信息安全簡單地寄望于第三方遵守規(guī)則的基礎上。如果照這樣假設,世界上就不會有黑客和犯罪分子存在,也就沒有信息安全產業(yè)存在的必要。
通過輸入法泄露隱私,這在技術上是如何實現的?烏云漏洞報告平臺公開信息顯示,搜狗輸入法信息在發(fā)送過程存儲了相對應的信息在云端,但由于相應配置及其他原因造成了會話信息(圖片、視頻、音頻)泄露,由于不嚴謹造成信息被搜索引擎抓取。數據安全廠商北京明朝萬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志海告訴記者,從數據保護的角度說,數據在存入云端之前是應該被加密的。類似搜狗這次的泄密,從技術上講比較簡單,如果采用明文方式將數據存儲在云中,在公開網站上就可能會很容易被搜索到。另外,即便被加密的數據被破解了,如果做好了訪問控制,也能對訪問數據的人員進行控制,不該看到數據的人也看不到。對于互聯網服務提供商而言,要保護用戶隱私,技術上并不難實現,身份驗證、后臺狀態(tài)的維持,這些都是比較成熟的通用技術。出現此類泄密事件,根源是對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對用戶隱私并不重視。
這次泄露事件也凸顯出云應用中普遍存在的安全問題。王志海坦言,今天,安全問題仍然是云服務的一大障礙。類似搜狗輸入法這樣的泄密事件其實不是第一次發(fā)生,很多云服務商對用戶的隱私保護意識并不強,也不具備太深入的安全技術。他們將數據存儲在云端時依然是用明文口令的方式,而普通用戶對云服務商是否采取隱私保護措施也無從知曉。
很多時候,個人用戶自身的安全意識也并不太強,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是否具有足夠的隱私保護措施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但一旦個人的不安全行為習慣延伸到企業(yè),結果就不同了。賽門鐵克最近與PonemonInstitute聯合發(fā)表的數據泄露研究報告表明,大部分數據泄露是由雇員對機密數據的誤操作和系統(tǒng)錯誤所引發(fā)。
如何解決云服務的安全問題?王志海認為,首先是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guī),倒逼相關服務商增強對用戶的隱私保護意識以達到合規(guī)要求;其次是云服務商需要對安全有更多了解,建立安全團隊或引入第三方安全團隊;另外,相關問題還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如:在云服務中的應用正變得越來越普及,存在云中的企業(yè)商業(yè)機密也會越來越多,云服務一旦被黑客攻破,被泄露的就不只是用戶密碼這么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