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兵秣馬未有時 ARM處理器任重而道遠
IT168 發(fā)表于:13年06月27日 11:30 [轉載] 中關村在線
毋庸置疑,ARM將憑借Cortex A-50在2014年發(fā)威,全面進軍數據中心市場已經成為業(yè)界最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期望,一個領域的競爭對于用戶而言確實是好事,是有利于激發(fā)創(chuàng)新和變革。
然而,現(xiàn)實的狀況卻比較嚴峻,ARM架構與x86架構,ARM陣營與英特爾陣營的競爭更像是一場時間上的賽跑,只不過跑在前面的并不是ARM,而是英特爾——它約半年前就開始提供支持64位、ECC和虛擬化技術等企業(yè)計算特性,并在性能和功耗上有了較大進步的凌動S1200,ARM則只能用稍顯“老邁”、僅支持32位的A9和A15與之對峙;今年下半年,英特爾又將推出性能和功耗上迎來更大幅改進的Avoton,ARM應對的主將仍不會出現(xiàn)變化;當ARM終于如愿以償地推出支持64位的Cortex A-50架構時,英特爾的Avoton已經上市至少半年到一年之久,如果A-50架構無法后發(fā)至人,在性能、能效和對企業(yè)計算有益的功能設計上全面超越Avoton,那么屆時業(yè)內外人士是否還會對ARM全面進軍數據中心市場這個話題保持興趣呢?
除了時間不等人,ARM的創(chuàng)新計劃還面臨著不小的挑戰(zhàn),以支持64位技術為例,有專業(yè)人士指出:ARM此前將在架構中增添了“條件編碼”,以求開發(fā)出更為緊湊高效的處理器,但“條件編碼”卻很可能會限制其架構從32位到64位的升級,導致其64位產品無法很好兼容早先為32位ARM架構處理器開發(fā)的應用,如果這個問題一旦成真,也可能會干擾用戶采用未來ARM架構處理器的步伐。
也許有人會說道,英特爾在服務器領域的很多老友已經倒向ARM,一定說明ARM潛力更大。這個觀點其實并不能說明什么,首先幾乎所有宣布會推出ARM架構產品的廠商們都沒有同時宣布會放棄采用英特爾處理器,也沒有否定英特爾的產品,惠普發(fā)布的首款Moonshot微型服務器產品沒有采用ARM架構處理器,而是配備了凌動S1206處理器,并打算在年內再推出基于Avoton的產品就是最好的證明;其次,市場競爭并不是非此即彼,廠商們做此選擇也是為了豐富其產品和解決方案的選擇,并為未來的發(fā)展保留更多可能性。
有業(yè)界人士推測,一些廠商支持ARM,也很有可能是回歸專有的產品、解決方案甚至是架構的一次嘗試。導入英特爾架構確實有門檻低、發(fā)展快、面對市場需求大的優(yōu)勢,但由于英特爾架構是開放的、標準化的,并且是通過最終處理器產品而非技術授權提供的,因此也就讓廠商在核心硬件上缺少自主發(fā)揮的空間,實力不強的廠商更容易因此跌入到同質化競爭的困局。而這對于用戶來說是利大于弊的,因為他們可以借此買到更便宜的IT設備,同時在更換設備時,也不用擔心受到品牌的限制而遇到應用遷移和兼容性的問題?蓪S商而言,他們還是希望能夠從核心硬件層面就集成入自己獨有的技術和功能,再在其上增添針對這些技術和功能開發(fā)和優(yōu)化的應用軟件,這樣一來不但能夠順理成章地避開同質化競爭,而且還有望像過去RISC服務器廠商那樣去鎖定或綁定用戶,讓他們因為兼容性的顧慮無法輕松更換其他廠商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而ARM三種技術授權中的架構授權和內核授權,就能夠滿足它們的這一要求。
有意思的是,針對這一趨勢,ARM陣營中竟已有了來自內部的反對聲音——Calxeda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首席執(zhí)行官Barry Evans就呼吁ARM陣營的廠商使用標準化的ARM內核,他稱ARM的授權方式有所不同,每個合作伙伴所獲得的設計方案也會不同。因此“標準的ARM內核必將是未來的主流,因為大部分的軟件都是基于標準化的平臺進行開發(fā),因而Calxeda選擇了標準的內核。”或許Evans還沒有明說不同廠商在ARM架構和內核上各自為政會是什么后果,但有媒體已經直言:這種會造成ARM處理器版本分裂的現(xiàn)實,在企業(yè)領域中更是致命傷。
市場和用戶層面對于這個兩雄相爭的場面,其實保持了冷靜觀望的狀態(tài),雖有個別用戶已經曝出了在數據中心內采用ARM架構設備的消息,但無論從采購數量,還是應用領域上來說,似乎都是試驗的味道更濃一些。事實上,對于他們而言,在ARM這個新晉者還沒有展示出自己的真正實力之前,在其64位產品還未與Avoton決出勝負之前,在能夠系統(tǒng)地說明繼續(xù)選擇英特爾或轉向ARM誰能帶來更多收益和節(jié)省更多成本的權威調研、評測或評估報告出現(xiàn)之前,大規(guī)模采用ARM架構設備,是不夠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