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sion-io ioDrive 2 MLC固態(tài)硬盤評測(1.2TB)(二)
wangfei 發(fā)表于:13年07月09日 16:59 [編譯] DOIT.com.cn
應用性能分析
在企業(yè)市場上,產品在理論上的性能和它們在實際生產環(huán)境中的性能存在這巨大的差異。我們知道,評估大型系統(tǒng)中的存儲組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與關鍵企業(yè)應用互動時,存儲組件如何回應的重要性。 為此,我們進行了第一次應用測試,包括我們通過SysBench進行的版權MarkLogic NoSQL Database Storage Benchmark和MySQL性能測試。
在我們的MarkLogic NoSQL Database環(huán)境中,我們測試了幾組由4塊SATA或SAS 固態(tài)硬盤組成、有效存儲容量在200GB以上的設備。我們的NoSQL數據庫需要650GB的空閑空間,平均分在4個數據庫節(jié)點上。 在我們的測試環(huán)境中,我們使用了一臺SCST主機以及以JBOD模式連接的固態(tài)硬盤,每個數據庫節(jié)點分配一塊固態(tài)硬盤。測試本身重復了24次,要求在30到36小時內完成。 在測量MarkLogic軟件監(jiān)控的內部延時的時候,我們記錄下總平均延時和每塊固態(tài)硬盤的間隔延時。
在我們的MarkLogic NoSQL數據庫標準檢測的總平均延時排名中,Fusion-io ioDrive 2 MLC的延時為4.685毫秒,略微落后于延時為4.286毫秒的英特爾SSD 910。
Fusion-io ioDrive 2 MLC的延時與英特爾SSD 910的延時相似,在6至50毫秒之間。然而,ioDrive 2在大多數測試中都保持著較低的寫數據延時。
英特爾SSD910的測試結果與Fusion-io ioDrive 2相似,最大延時在6毫秒至50毫秒之間。雖然它節(jié)省的寫數據和合并讀寫測試結果相差無幾,但是它的順序寫性能在大多數測試中的得分都比較高。 總的來說,英特爾SSD910在我們的NoSQL測試中略勝于Fusion-io ioDrive 2 MLC。
我們隨后進行的應用測試包括通過SysBench進行的Percona MySQL數據庫測試,這項測試的目標是OLTP活動的性能。在這項測試配置中,我們使用了一組聯想ThinkServer RD 630,將數據庫環(huán)境加載到一塊SATA、SAS或PCIe硬盤上。 這項測試檢測了平均TPS(每秒交易數)、平均延時以及從2到32線程范圍內的平均99%的延時。Percona和MariaDB將在最近發(fā)布的大多數數據庫中使用Fusion-io閃存感知的應用API,為了便于對比,我們在每款設備的傳統(tǒng)數據塊存儲模式下對它們進行了測試。
在我們的SysBench測試中,Fusion-io ioDrive 2 1.2TB在LSI Nytro WarpDrive 400GB前面,ioDrive 2的平均TPS可以在2線程305TPS至32線程2354TPS之間進行調整。
在SysBench測試中,Fusion-io ioDrive 2 1.2TB的平均延時可以在2線程6.55毫秒和32線程13.59毫秒之間進行調整。
在我們的SysBench測試中對比99%的延時,Fusion-io ioDrive 2 1.2TB的延遲性能再一次超過了LSI Nytro WarpDrive,它的延遲為29.35毫秒,而WarpDrive的延遲為39.3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