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全面支持FCoE和 iSCSI遠程硬盤的安裝。
作為一個長期跟著紅帽混的Linux用戶,筆者不得不說一句,RHEL5安裝時要輸入版本選擇序列號(不是產(chǎn)品授權(quán)號)實在是一個很二的做法。不過RHEL6.0開始,這一飽受詬病的設定終于去掉了。要選擇“虛擬化”版本還是“Web服務器”版本是什么的,大家點兩下鼠標就可完成,廣大資深紅帽用戶忍不住高喊:“領(lǐng)導英明!”
安裝便利
在RHEL6.x的安裝環(huán)節(jié),紅帽特別加強了“彈性存儲”和虛擬化主機方面的支持。
內(nèi)核和界面相關(guān)
和之前的內(nèi)核相比,RHEL6.3的內(nèi)核版本沒有什么太大的改變,系統(tǒng)中顯示是
2.6.32-279.el6.i686。
裝上GNOME的桌面看一下。
從RHEL6.0開始,紅帽就把啟動界面的那個大紅底去掉了,換了一個比較素的界面。感覺內(nèi)斂了很多。
RHEL5.x界面
RHEL6.x界面
之前有朋友說新版RHEL的JDK已更新到1.7。但筆者測試的RHEL6.3自帶的Java版本是:"1.6.0_24"。
USB3.0
從RHEL6.2開始,RHEL系列就開始支持USB3.0了。只要你的主板支持這一技術(shù),就趕緊開啟吧。
新出了個服務器內(nèi)容?
如果以前沒用過新版RHEL6.x的朋友,可能會對CIFS這個東東有所好奇。
其實這個新出來的CIFS (Common Internet File System),相當于Samba的升級版。
一般來說,CIFS使用戶得到比FTP更好的對文件的控制。它提供潛在的更直接地服務器程序接口,這比使用HTTP協(xié)議的瀏覽器更好。CIFS最典型的應用是windows用戶能夠從“網(wǎng)上鄰居”中找到網(wǎng)絡中的其他主機并訪問其中的共享文件夾。
可以看出,RHEL從6.x開始越來越注重跨平臺的網(wǎng)絡互通和共享了。
數(shù)據(jù)庫
之前有朋友說新版的RHEL6.3中,MySQL的引擎默認變成了InnoDB。經(jīng)過測試后發(fā)現(xiàn),默認的還是MyISAM。
需要InnoDB的朋友可以:
在配置文件my.cnf中的 [mysqld] 下面加入
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 一句,保存之后設置InnoDB為默認引擎吧。
安全性
在安全性方面,紅帽企業(yè)Linux6.3操作系統(tǒng)還包括了高級加密功能,這樣數(shù)據(jù)塊就能利用底層多處理器功能進行并行加密。
看了一下RHEL6.3上的OpenSSH的版本,顯示是5.3p1,OpenSSL是1.0.0-fips。據(jù)說用于該版本OpenSSH 的AES-CTR(高級加密標準計數(shù)器模式)密碼非常適用于高速網(wǎng)絡環(huán)境。
虛擬化
其實RHEL 6.3上還有一個較大的亮點是它的虛擬化支持。其實從RHEL5.x開始,紅帽就非常努力的在虛擬化方面投入了。
早年收購Qumranet公司。即KVM(內(nèi)核虛擬機)平臺、SolidICE以及虛擬桌面架構(gòu)(VDI)的發(fā)明團隊后,紅帽成為KVM項目的主要領(lǐng)導者。當時花了不到1.1億美元,現(xiàn)在看來是筆不錯的買賣,如果是2012年收購的話,估計收購金額的小數(shù)點得往后再挪一位了。
RHEL6.0的時候還是Virtual Machine Manager 0.8.x,RHEL6.3下面是0.90了。
管理程序還是默認的QEMU/KVM。不過Xen還是支持的。
話說網(wǎng)上都在說RHEL6.3提供了一個 Virt-P2V工具,可以將windows和RedHat Linux的物理機轉(zhuǎn)換成虛擬機,使用KVM進行部署??吹浇榻B時激動萬分,但筆者在安裝時把所有的虛擬化選項都勾上了,在系統(tǒng)中也沒有找到這個工具。難道這個在正式版里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