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中國電子學會計算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太研發(fā)集團主席張亞勤接受記者采訪

微軟云計算新進展:公有云即將走進中國

微軟已經在云計算領域耕耘多年,最近的云有什么樣的進展呢?

張亞勤表示,當前數據的增長已經遠遠超出了計算能力增長的摩爾定律,并且大部分新增數據的格式是視頻等非結構化的數據,同時,企業(yè)對于數據處理的速度的要求空前的高。這些都決定著未來的IT的架構在很多年都會是一個混合的架構。

張亞勤表示,混合的IT架構要求數據、系統(tǒng)、應用能在不同的云環(huán)境中兼容和平滑過渡,微軟私有云以Windows Server等為基礎,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間實現(xiàn)平滑的過渡,包括身份認證、管理以及開發(fā)的環(huán)境,在私有云里面開發(fā)的應用可以很平滑的到達公有云。

公有云貌似是微軟私有云戰(zhàn)略之后的今年又一個重頭戲。我們都知道,在公有云方面,微軟的拳頭產品是云上的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Azure。

Windows Azure推出了四年時間,從全球范圍來看,Windows Azure 的應用情況十分樂觀,據張亞勤介紹,“Windows Azure服務器的計算量已超過1999年全球所有計算量總和,在Windows Azure上面的運算量在過去的6個月翻了一倍,存儲在過去兩個月翻了一倍,這比摩爾定律還要快很多。目前,已經有將近十萬個企業(yè)用戶在采用微軟的公有云,企業(yè)用戶過去6個月增長了50%多。”

在中國,由于種種原因,Windows Azure 的發(fā)展相比全球來說要滯后。然而,張亞勤表示,微軟現(xiàn)在也在積極部署公有云的解決方案:建數據中心,找合作伙伴,申請許可和許多其他的資質。“這方面的工作已經有了一些實質性的進展,希望很快能推出公有云。”

公有云里面很重要或者是最大的受益者其實是中小公司,特別是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因為小公司、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可能沒有這樣的財力和資源去買服務器,管理自己的IT設備。

為了加速公有云在中國的發(fā)展,CEO鮑爾默還提出了一個新的計劃——微軟云加速器:從7月1號開始,引入十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每6個月作為一個周期,提供工作的空間、辦公室空間、Azure平臺、技術支持以及創(chuàng)業(yè)咨詢,更重要的是,微軟會和這些企業(yè)一起工作,幫助他們開發(fā)新的應用和服務。此外,微軟也和IDG風險投資公司合作,給企業(yè)提供風險投資資金。

世界經濟論壇說數據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貨幣、新的資源,像黃金一樣。思科說到2014年,超過50%的數據中心,整個計算都會基于云計算的方式來完成。《福布斯》說,90%的數據都是在過去兩年中生成的,而且將來每兩年這個數據還會翻番。

大數據是當前許多企業(yè)面臨的重大課題,大量的數據、高響應速度、復雜的數據類型,企業(yè)如何才能把它變成信息?怎么樣把信息變成知識?怎么才能把知識變成決策?這就需要有更多、很好的數據處理能力。

微軟大數據策略包括三個層面

首先是數據的管理對來自不同的地方各種不同數據,進行采集和管理,既包括有實時的數據,也有非實時的數據。微軟可以接收各種各樣的數據,在物理層次,有企業(yè)的、有IOT傳感器的、有從網絡里面經過爬蟲收集的數據。

第二個層次是數據的擴充。怎么樣去挖掘、推薦、轉換、清洗、按摩、分享和控制?這就是傳統(tǒng)的ETL流程。如果是企業(yè)數據,微軟數據倉庫來進行處理,同時,微軟也支持開源的大數據處理平臺——Hadoop,Hadoop是開源平臺。在處理之后,上面是商業(yè)的智能平臺;“Hadoop可能對于處理大數據很有效,但是對流數據、實時的數據就不太有效,所以微軟開發(fā)了對于半實時、或者實時的事件,這個流數據可以去實時地處理”。

第三個層次,就是怎么樣把數據很好地呈現(xiàn)出來?最上面一層是好的視覺、可視化呈現(xiàn)的工具,包括PowerView等等,就可以消化這些數據。

分享到

tangron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