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ARM處理器主攻嵌入式和移動終端,而隨著64位的ARM處理器的出現(xiàn),一些服務器廠商開始紛紛試水ARM服務器,DELL最近宣布首款采用ARM架構的服務器–“Copper”,這是自HP推出ARM架構的服務器之后又一家強有力的生產(chǎn)商,將對Intel在智能手機和服務器市場進行有效的沖擊,但是廠商為什么要涉水ARM服務器呢?
Dell的Copper刀片服務器
表面上看,雖然ARM沒有X86的高運行主頻,但是,高運算效率才是ARM遠遠領先X86的地方。X86是經(jīng)典的CISC指令集,指令集復雜,功能多,串行執(zhí)行,但是也意味著執(zhí)行效率低下,但性價比突出,所以稱為民用終端的主流處理器內(nèi)置指令集。Intel和AMD的家用處理器都是X86指令集。以X86為代表的CISC,理論并發(fā)線程1-2條。而ARM是Advanced RISC Machine 的縮寫。它的指令集比RISC還要精簡。通常使用ARM架構處理器的機型,多為嵌入式或者便攜機。另外,ARM 7沿用馮·諾依曼結構;而從ARM 9以后,就都采用了哈佛結構。ARM的并發(fā)線程,理論上有4條左右,處理效率較X86高不少,所以,ARM架構的服務器看起來前途是一片大好,再加上 ARM曾經(jīng)去游說AMD生產(chǎn)ARM處理器,更是會讓人浮想聯(lián)翩。
Cortex-A9 MPCore處理器架構
一直以來,運算效率低下是X86的短板,如果實現(xiàn)高性能運算勢必要帶來高功耗和高發(fā)熱量等一系列問題,也難怪Intel試水x86移動終端的時候ARM的愛好者送來“x86要使用核電池”的嘲笑。此次戴爾和惠普試水ARM服務器,也正是對于高運算效率和低功耗低發(fā)熱量的的認可,盡管也僅僅處于試驗階段,但是實體服務器的發(fā)布讓我們也大跌眼鏡,我們就以dell的 Copper服務器為例,這是一款刀片服務器,不過在3U的體積內(nèi)卻可以搭建12片刀片服務器,由此可以想象出每個刀片服務器的體積。每個Copper都將有4個SATA硬盤,每個ARM芯片DIMM都將支持8GB的RAM和一個單獨的千兆的網(wǎng)絡接口,得益于ARM處理器的高性能低功耗,DELL聲稱每個服務器的功率只要 15W。當然,這批的ARM服務器性能不會很高,但是依然能夠滿足例如文件服務器等較低性能要求領域,并且在小規(guī)模群集運算方面,ARM處理器在成本和功耗方面都有著對手無法匹敵的優(yōu)勢。
Dell的Copper服務器規(guī)格
至于服務器的操作系統(tǒng),可以肯定的是ARM處理器與windows無緣,畢竟windows只運行于X86的處理器上。但是在服務器上,應用的非常廣泛的操作系統(tǒng)還有 Linux,Linux免費開源和高安全性可靠性受到大家的青睞。目前已經(jīng)確定將使用Linux,因為Linux具有極佳的可移植性和兼容性,適合在各種平臺上使用,最大的可能就是安裝Ubuntu和Red Hat的Fedora版本。
雖然ARM服務器仍處于初級階段,但是產(chǎn)品的出現(xiàn),使得打破目前服務器架構系統(tǒng)成為可能,也許屆時會出現(xiàn)ARM和X86平分秋色的局面,前提是ARM要大幅提高運算的速度,并且如果此類產(chǎn)品能大幅度降低服務器的制造成本,相信大家在選購的時候又多了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