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Linux各個版本源碼行數

由于代碼量巨大,軟件越來越不可能單靠個人的力量就能完成。例如,Windows 2000開發(fā)團隊有900位開發(fā)人員,還配有1800位測試人員。同時,又由于軟件系統極其龐大,出現各種Bug的可能性大增,給維護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例如,Windows XP迄今已經打了上千個補丁。每一個補丁都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所以說,在Winux時代,軟件業(yè)的個人英雄是很難出現的。

云計算時代程序英雄重現

2006年8月,剛從大學畢業(yè)的史蒂維@克里弗頓,發(fā)現人們有把照片變成Flash短片的需求,于是架了幾臺服務器,創(chuàng)辦了一家名為Animoto的小公司。當時,Animoto網站每天只有5000位訪客。

然而,2008年4月,Facebook向其社區(qū)熱情推薦了Animoto,使得在短短的3天里,就有75萬人到Animoto網站注冊。Animoto網站頓時不堪重負,變得慢如蝸牛,惡評鋪天蓋地而來。要扭轉乾坤,必需增容100倍以上。這對既沒有資本又沒有增容技術能力的年輕人來說簡直是災難。在這個緊要關頭,史蒂維的大學同學建議使用亞馬遜提供的計算資源租用服務。

從此之后,Animoto不再需要購買任何新的設備,有多少流量,就租用多少亞馬遜的計算能力。用多少,付多少錢,既節(jié)省了成本,又獲得了可以無限擴展的計算能力。如今這群年輕人已經賺了大錢。

亞馬遜提供的這種計算資源租用服務就稱為云計算。亞馬遜研發(fā)了彈性計算云EC2和簡單存儲服務S3為企業(yè)提供計算和存儲服務。在誕生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就有44萬程序員在亞馬遜上注冊,開發(fā)各種各樣的應用。

除了亞馬遜外,Google、IBM、微軟和Yahoo等大公司都建有云計算平臺。云計算領域的眾多成功公司還包括VMware、Salesforce、Facebook、YouTube等。Google搜索引擎就建立于分布在200多個站點、超過100萬臺的服務器的云計算平臺之上。Google的一系列成功應用,包括Google地球、地圖、Gmail、Docs、Wave等也同樣使用了這些基礎設施。

Google還提供了Google App Engine編程環(huán)境,供程序員們開發(fā)各種應用。微軟于2008年10月推出了Windows Azure操作系統。

Azure是繼Windows取代DOS之后,微軟的又一次顛覆性轉型。Azure的底層是微軟全球基礎服務系統,由遍布全球的第四代數據中心構成。目前,微軟已經配置了200多個集裝箱式數據中心,服務器數量超過50萬臺。微軟最新推出的Visual Studio 2010支持非常方便地開發(fā)云計算應用。

以前我們畫網絡圖時,用“一朵云”來代替網絡?,F在,云計算之所以稱作“云”,就是因為其計算設施不在本地而在網絡中。

云計算是網絡寬帶化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它是一種商業(yè)計算模型,將計算任務分布在大量計算機構成的資源池上,使用戶能夠按需獲取計算力、存儲空間和信息服務。云計算的核心是可以自我維護和管理的虛擬計算資源池,通常由一些大型服務器集群構成。

有了云計算平臺,程序員就可以動態(tài)申請所需資源,來支撐各種應用程序的運轉,而無需為煩瑣的細節(jié)煩惱。云計算使程序員能夠更加專注于自己的業(yè)務,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實現技術創(chuàng)新。這一點,我們可以從一組間接的數據推斷出來。iTunes、Facebook和Myspace都是面向特定應用領域、支持二次開發(fā)的公共平臺。

在2009年前18周,因金融風暴的影響,開發(fā)應用的程序員數量明顯下降,而應用程序數量反而大增(如圖2所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有了Facebook這樣的支撐平臺,程序員需要考慮的問題大大簡化,工作效率大為提高。

圖2 iTunes、Facebook和Myspace的應用程序數量增長

依托亞馬遜的云計算平臺,有許許多多不擁有計算資源的公司取得了成功。例如,99designs是一個大規(guī)模的設計交易平臺,目前已經收到超過53,000位設計師提供的多達300萬件設計作品;

Livemocha是一家在線的語言學習網站,提供超過25種語言的學習,并已經擁有了超過300萬用戶;

Monografias是拉丁美洲的一個資料分享網站,每天有200萬位訪客;

著名的互聯網排名網站Alexa在亞馬遜云計算平臺上存儲了超過1200萬個數據對象,每天要提供超過500萬次查詢。

在我國,云計算已經掀起了IT企業(yè)轉型熱潮。中國電信與EMC合作,在上海構建了一個擁有2PB存儲空間的云存儲平臺,稱為e云。e云是安全的在線備份服務,可保護數據不受文件損壞、意外刪除、硬件問題等災難的影響。然而,已建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基本上是以私有云的形式存在的,外界無法訪問其服務。

目前,對國內程序員而言,要么可以用外幣信用卡購買國外的云計算服務,要么還需要等待一小段時間才能用上云計算服務。使用國外的云計算服務,除了支付上的困難外,還有網絡訪問速度的障礙–除非你的網站主要面向國外??梢灶A見,國內的云計算平臺提供商將主要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家運營商。

當前,中國移動已經建成1000臺服務器、5000個CPU核心、3000TB存儲規(guī)模的“大云”試驗平臺。2010年5月21日,中國移動在第二屆中國云計算大會上發(fā)布了“大云”1.0版本,已實現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海量數據倉庫、分布式計算框架、集群管理、云存儲系統、彈性計算系統、并行數據挖掘工具等關鍵功能。中國移動已經發(fā)放了一些試用帳號,相信很快將開放出來給公眾使用。

由于眾多新技術的運用和規(guī)模效應,在性能價格比上云計算相對傳統計算模式能夠驚人地提升5-40倍。目前眾多的企業(yè)開始布局云計算,百度、阿里巴巴、瑞星、微軟、天云科技、廣達電腦、訊鳥等公司都在大規(guī)模招聘云計算研發(fā)人才。

廣達電腦居然一次性招聘700位云計算人才。而目前真正接觸過云計算研發(fā)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許多招聘崗位都在虛位以待。對于程序員而言,如果能夠實現向云計算轉型,是一個提升自身含金量的絕佳機會。

在等待中國的云計算平臺變得可用期間,希望大家不要閑著,趕快學習云計算吧!學習云計算的幾個途徑:(1)認真學習《云計算》教材;(2)訪問中國云計算(http://www.chinacloud.cn)網站和CSDN云計算頻道(http://cloud.csdn.net/)獲取豐富的資料;(3)訪問比特云計算頻道(http://cloud.chinabyte.com/);(4)關注新浪網微博“云計算”話題(http://t.sina.com.cn/k/云計算)以獲取最新云計算信息;(5)動手進行云計算開源平臺搭建和編程試驗,可從Hadoop(類似Google云計算)或Eucalyptus(類似Amazon云計算)入手。

分享到

zhouxiaoli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