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企業(yè)級解決方案部總裁Marius Haas

與5年前的戴爾相比,如今的戴爾已經變得很不一樣,回顧這5年一路的轉變歷程,Marius介紹,戴爾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想客戶所想,以客戶為核心”,保持與用戶的溝通,堅持根據用戶的要求來界定新產品,在兼并方面戴爾的投入達到160億美元,也正是這些龐大的兼并使得戴爾實現(xiàn)了產品結構的調整,具備提供端到端的全面解決方案的能力。

融合性的基礎架構和管理

在設計基礎架構的時候,Marius強調確保其可擴展性至關重要,戴爾提供基礎架構最根本的構造模塊,以及全面的、可轉換的、靈活的系統(tǒng),并將產品和技術的創(chuàng)新融入各個產品線,Marius表示,在服務器市場戴爾所做的相關工作就是三方面,分別是虛擬化、全面的管理,以及能源的管理。

在存儲方面,Marius透露今年戴爾將推出的新品數量將會超出往年任何時候,“存儲對我們來說在今年將會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市場組成部分,我們推出一些客戶非常關注的、激動人心的、創(chuàng)新的驅動。在這方面我們最基本的價值假設就是要去降低存儲的成本,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特別是對于中國這個市場,對于中小型企業(yè)和一些大型企業(yè)而言,幫助客戶進一步地進行有效地擴展。”

要實現(xiàn)數據中心整體的性能,并且把不同的設備結合在一起,一個開放的、健全的、基于標準化的網絡架構顯然是不可或缺的。之前戴爾已經關注并參與了 SDN的標準制定,“我們正在和相關機構進行合作,希望能夠推動這個進程,同時我們將會在晚些時候陸續(xù)和其他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宣布在SDN制定方面的一些新的進展。我們希望既能夠滿足管理方面的需要,同時也能夠提供更加高效的、更加低成本的高性能計算的性能。”Marius說道。

對于用戶來說,數據中心的空間已經成為一大制約,Marius強調,戴爾希望能夠減少數據中心空間使用。除了單一的產品,戴爾不久前推出的靈動架構也成為戴爾全新融合集成系統(tǒng)產品中的新成員,Marius表示“我們相信通過我們全套的解決方案和產品,我們能夠提供的是全面的、融合性的、集成性的解決方案。”

除了更加貼近用戶的應用,在部署和管理方面,Marius表示,讓用戶部署產品的時候,也將確保其進行無縫的配置,也就是說不僅僅能夠使用戴爾的產品和技術,也能夠讓戴爾的產品和技術和其他公司提供的產品技術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從而給用戶提供更好的可見性和靈活性。

“所以我們現(xiàn)在所做的事情包括集成、融合性的基礎架構和管理,提供給用戶參考性的技術架構,以及全面允許用戶針對工作流進行優(yōu)化的解決方案。”Marius說道。

最后在技術服務方面,Marius介紹,戴爾在全球各地一共有44000名咨詢和售前服務人員,除此之外戴爾還提供交互支持,以及全球性的售后支持,從而充分響應用戶的要求。

構建開放的數據中心和云計算

也正是有了在基礎架構和軟件服務的創(chuàng)新和積累,才讓戴爾更加有底氣向用戶提供云的能力。對于下一代數據中心和云計算的發(fā)展,Marius Haas表示,顯然戴爾現(xiàn)在的重點是基礎架構的服務,這主要是包括針對內部和外部的數據中心。同時戴爾預計到在未來三年,用戶對于云的需求中70%左右依然是來自私有云,“因此我們希望給用戶提供的是基礎架構管理、應用程序管理以及信息管理,使得用戶能夠充分地利用不同形式的數據中心,因為我們知道數據中心不僅只是一個形式,而是多種形式的,也是相對比較靈活的。”Marius說道。

通過總結與用戶之間的交流,Marius認為,市場依然對價格或者成本高度敏感,其次,用戶希望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效率和擴展能力,對公司IT的管理更加有效,更加合理。因此不僅僅是更加便宜的基礎架構,同時用戶也希望能夠在各個行業(yè)點上獲得關鍵的創(chuàng)新,進一步對自己公司的規(guī)模進行擴展,并進行更好地管理。

除了提供更加可擴展的模塊化的元件,戴爾也會將各種元件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同時也能夠針對工作負荷進一步地采取優(yōu)化,來適應用戶的各種應用程序的需要。Marius Haas強調,不僅是內部和外部的需要,戴爾希望能夠提供針對工作負荷優(yōu)化的解決方案。Marius介紹了戴爾幾周前公布的一款VDI,這款VDI能夠適應Wyse和VMware,是一項預先測試,配置的融合性基礎架構,同時戴爾也會進一步針對工作流進一步地優(yōu)化。

“除了提供數據中心內外部的基礎架構服務,我們同樣也包括軟件即服務,也就是說我們希望能夠幫助客戶管理他們內部和外部的數據中心。”對于公有云的建設,Marius表示,戴爾將采用兩種方式,“一方面我們能夠提供一種機制,使得用戶能夠接觸第三方的公有云提供方,另外一種方式就是我們希望能夠自己成為公有云的服務商。”

“總體而言,戴爾的優(yōu)勢是我們具有開放的、標準化的,基于模塊的融合型基礎架構,而這種基礎架構是不存在任何傳統(tǒng)的系統(tǒng)束縛。”Marius總結道。

分享到

wangxueyan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