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伯林近兩三年來變身多多。甲骨文亞太區(qū)架構取消中國區(qū)設置后,胡伯林加盟Network Appliance,成為大中國區(qū)的總經理及北亞區(qū)總裁,對外解釋“相當看中網絡存儲的未來市場潛力”,轉至2005年又加入了內部剛剛重組、有著25年歷史的Wyse,頭銜升格為亞太區(qū)總裁,轄區(qū)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
而他的新任雇主Wyse,成立于80年代、是為零售商提供PC簡化設備起家的硅谷納指上市公司,1990年被臺灣辜氏投資集團收購,轉為私人企業(yè)。Terry Garnett為創(chuàng)始人的Garnett Helfrich資金公司6個月前吸納Wyse40%的股份,進而開始了Wyse向軟件、互聯(lián)網轉型的內部換血。胡伯林自言,“加入Wyse兩周時間,昨晚剛剛在中關村簽下融科大廈2000平米的辦工區(qū),加上美國前來支持的工程師,新開張的北京辦工區(qū)內已經招了25名技術人員,年底前希望這個數字翻倍”。
伴隨胡伯林的升格是,Wyse新成立的亞太區(qū)總部也選址北京,此外北京研發(fā)中心也在籌劃之中,Terry Garnett透露,北京與印度的班加羅爾兩個中心將承接Wyse今后90%的研發(fā)任務,另外對于新成立的亞太區(qū),Terry Garnett的業(yè)績要求是2010年全區(qū)贏收達到3億美元,占到全球總銷售額的三成左右。
Wyse的輕巧客戶機理念,簡而言之就是依托網絡計算架構,把大理數據存儲、PC應用程序設置在網上,客戶端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的集成設備。目前主要的服務領域是金融、電信、零售制造業(yè)。例如在銀行的出納、民航定票設備等終端上,Wyse希望輕巧客戶機可以取代傳統(tǒng)安裝了復雜程序PC的市場份額。
雖然Wyse高層一再強調中國的網絡已有大幅增長,對中國市場非常有信心,但把2010年做為績業(yè)考核的始點,也從側面反應出“依靠網絡力量才能實現產品價值”,現階段并不適應胡伯林的亞太團隊。早些時候,一項由甲骨文資助的全球網絡計算能力評測中,中國雖然拿到平均分第四的成績,但網格計算設備投資回報率一項,中國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國內企業(yè)主對網格計算的支持信心尤見一般。對此新官上任的胡伯林認為,這屬于大環(huán)境的問題,企業(yè)老總們對現實IT投資風險的考慮,表現很正常,Wyse會把全球的成功案例拿到中國,與國內客戶一同商討,找到最合適的投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