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O磁帶頭和磁軌設置

數據中心對有一個格式是不陌生的,這就是數字線性磁帶(DLT)。DLT是1984年由DEC開發(fā)的,原來被稱為CompacTape。十年后,DLT被Quantum所買去。到2006年,DLT-S4格式已經可以在1/2英寸磁帶上達到800GB容量。一年后,為了提高市場份額,Quantum將重心轉移到線性磁帶開放協議(LTO)。LTO格式是惠普、IBM和希捷所組成的聯盟所推廣的。

多年來,許多公司已經放棄了對磁帶的興趣。鑒于新大數據源在最近幾年的興起,這種放棄可能是短視的?,F在不僅銀行和保險公司,其他公司也需要這樣的存儲容量和耐久性。大數據的發(fā)展雖然還沒有讓剩下的磁帶廠商真正感同身受,不夠它們確實有理由樂觀。

惠普、IBM和Quantum現在支持LTO的發(fā)展,同時該格式已經授權給Imation、Fujifilm、Maxell和TDK。最近,TDK宣布在2014年3月前退出數據磁帶市場。與之相反的是,StorageTek,一家Sun支持的磁帶系統(tǒng)公司,現在是Oracle所有,最近宣布退出T10000D磁帶驅動器。該驅動器采用1/2英寸磁帶,未壓縮容量達到8.5TB。

現在的LTO Ultrium 6磁帶有2.5TB的裸容量(壓縮后6.5TB)。3.2TB裸容量和8TB壓縮后容量的規(guī)格已經在開發(fā)中。價格規(guī)格計劃沒有改變的話,未來路線圖中的LTO 7(6.4TB裸容量,壓縮后16TB)以及LTO 8(12.8TB裸容量,壓縮后32TB)將帶來巨大的容量提升。

2012年LTO Ultrium格式路線圖:仍然離StorageTek最新規(guī)格有一定距離

即使如此,這些未來的進步仍然離現在的StorageTek有一定的距離,離IBM在TS1140驅動器中使用的的4TB 3592磁帶匣也有一定距離。這不是壞事。它體現了磁帶作為一種存儲媒介還沒有達到自己的潛力上限。富士通等公司繼續(xù)開發(fā)新的磁帶配方,采用更精細的顆粒和新的捆綁介質,配置更薄的磁帶(為了更好的磁帶頭接觸)和創(chuàng)新的磁質復合材料。

這些大公司還有磁帶庫——IBM在1974年首次推出了3850“蜂巢”機器人磁帶切換機。

Quantum Scalar 6000磁帶庫

磁帶庫從那時起不斷發(fā)展,現在裝滿磁帶的磁帶庫可以達到總共700PB的數據容量,采用8GB/秒光纖連接到一個SAN(存儲局域網)環(huán)境。它可能是幕后的,但是它確實是高科技。EI Reg最近在《磁帶在數據中心和災難恢復中的角色》討論了這些機器。

載入、記錄/讀取、卸載、重載的方式可能看起來有點像自動唱片點唱機,但是磁帶庫有非常好的可靠性。它們可以針對各自的存儲需求使用專門的磁帶來為多個客戶端進行備份和歸檔。其中一些客戶端可能是很不常見的。

大數據堡壘

在第一部分,我闡述了我?guī)资昵霸贕CHQ工作時候的經驗以及GCHQ在儀器化記錄器上對磁帶的使用。我想申請用專門的文章來討論這個主題并且得到了GCHQ新聞辦公室的首肯。

我忍不住詢問磁帶是否還在Government Communications Headquarters(政府溝通總部)中發(fā)揮作用。畢竟,現在人們看重的領域已經從模擬信號轉向了數字數據,但肯定大數據會用得上磁帶存儲。我申請進行采訪,盡管被拒絕了一次,但我還是收到了一個回復:

“本部門確實在備份和歸檔上使用磁帶,同時為了克服在讀取舊磁帶和舊磁帶格式上的問題,本部門定期更新磁帶存儲。”

如果你還不知道,在大數據這方面,無論舊的還是新的,GCHQ的領導們已經將它們磁帶化了。

第三部分討論了磁帶在娛樂業(yè)中的用途,包括錄像機先驅,影院音頻的漸進改變以及后來的Ray Dolby所加速的影音變革?,F在Dolby已經成為高品質音頻的代名詞,尤其是在和磁帶相關的時候。

分享到

amin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