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的觀察,一方面,作為勒索病毒,干我們這行就是為了給黑客“老板”賺錢,金融機構能簡單粗暴地跟賬上有錢劃等號,而且這些機構的業(yè)務一旦出現中斷就意味著數據泄露的風險、巨額資金的損失,以及品牌力的消耗,這也一定程度加快了金融機構交贖金的速度。

另一方面,在疫情反復等多重壓力下,國家數字化進程加快,移動支付的占比率提高,金融行業(yè)也在快速網絡化,大部分銀行業(yè)務都逐漸轉移到了線上,數據高度集中。此外,金融科技的革命讓銀行和與之互聯(lián)的金融公司數量成倍增加,生態(tài)系統(tǒng)越鋪越大,也越來越復雜。

再加上為了保持核心競爭力,金融機構要時刻具備創(chuàng)新業(yè)務能力以便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因此為了拼服務,拼速度,新應用緊急上線在所難免,各類安全漏洞隨之而來,雖然機構在系統(tǒng)安全建設上進行了層層加固,但我們的花式攻擊也不少,沒事發(fā)發(fā)釣魚郵件,找找漏洞,破綻總會有的。

我曾經還“訪問”過一些金融機構,總結了一些經驗。比如我成功攻擊過一家銀行的后端系統(tǒng),中斷了這家銀行分支機構的服務器鏈接,控制了銀行ATM網絡的后端設備還有移動應用,雖然沒撈到什么好處,但銀行系統(tǒng)癱瘓了幾天,后續(xù)的收入、生產力、系統(tǒng)恢復、事故訴訟等損失也少不了。

還有一家金融機構,我加密了它15000臺設備,雖然它響應及時立刻中斷了系統(tǒng)連接,進行網站脫機,但自己也沒法工作了,后來只能交錢拿回系統(tǒng)控制權。

黑客通常是機會主義者,更容易對安全系數低的機構下手。但隨著RaaS(勒索病毒即服務)的不斷升級并形成產業(yè)鏈,部分黑客開始瞄準單個行業(yè)甚至機構,發(fā)起精準攻擊,因此機構安全部門應當以更主動和敏捷的姿態(tài)守護自身的核心數據,其中包括預防攻擊以及數據備份和保護。

2015年,美國銀行家協(xié)會聯(lián)合多家金融機構、協(xié)會成立了一個非盈利組織——“避風港”(Sheltered Harbor)計劃,目的就是防止金融行業(yè)的數據遭到損毀,而戴爾憑借數據避風港Cyber Recovery成為了避風港計劃的第一家解決方案提供商,并在全球范圍內為1200+家客戶構建了1500多個避風港。

針對金融行業(yè)的預防攻擊和數據保護,戴爾通過三位一體數據保護架構,打造客戶數據的分級分類數據保護體系,支持通過高效的軟硬件自由選擇和組合,在保護客戶數據的同時,提升業(yè)務敏捷性和運營效率。

其架構稱為“三位一體”金字塔式架構,適用于邊緣、核心及多云環(huán)境,三個層級分別為數據備份,異地容災和數據避風港解決方案。

從軟硬件來看,數據保護軟件系列包括PowerProtect Data Manager,Data Protection Suite,APEX Backup Services來最大限度的優(yōu)化備份容災。

PowerProtect Data Manager:針對物理、虛擬和云環(huán)境的軟件定義的數據保護、重復數據消除、運營靈活性、自助服務和IT治理;

Data Protection Suite:利用從復制到快照、備份和災難恢復的各種技術,滿足各種規(guī)模機構的需求,為本地或多云環(huán)境中存儲的數據和應用提供保護。

APEX Backup Services:基于SaaS的數據保護,通過可擴展性和控制成本提供備份和災難恢復。

再加上,PowerProtect DD專用存儲設備,憑借數據高效去重率和傳輸速度,每天將關鍵數據快速同步到數據安全隔離區(qū),確保數據的可遷移和恢復性,有效保護企業(yè)數據資產。

PowerProtect DD是數據避風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避風港是一個看得見的”數據保險箱“。勒索病毒可以把系統(tǒng)存儲的備份進行篡改、刪除和加密,造成數據不可恢復,而數據避風港通過隔離、鎖定、智能分析、快速還原四個步驟,在機構系統(tǒng)遭遇“最壞”情況下能快速讓核心業(yè)務起死回生。

數據避風港還有CyberSense預防攻擊的分析工具,能對核心基礎架構(如Active Directory、DNS等)、用戶文件和關鍵生產數據庫中由常見攻擊導致的批量刪除、加密等可疑更改進行檢測分析,一旦發(fā)現勒索病毒引起的數據損壞跡象,就會生成警報。在掃描檢測完成后,CyberSense還會向企業(yè)提供攻擊后的取證報告,以進一步診斷網絡攻擊。

分享到

崔歡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