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前亞星客車和所屬各分廠使用用友U820、U852等版本,各分廠獨立核算、財務和物流分開。
2000年,亞星底盤廠和亞星客車財務部使用SAP物料和財務模塊,上線成功,擬正常運行后推廣到各分廠。
2002年亞星客車財務和亞星底盤廠財務停止使用SAP,開始使用用友ERP,僅底盤廠物流仍在使用SAP物料模塊。
2006年9月開始實施用友ERP–U8系統(tǒng),整合各分廠的物流部份,2007年1月成功上線,ERP整合到了一個平臺。
2008年伴隨著客車業(yè)務整合,亞星客車的ERP整合項目啟動,亞星商用車公司原采用SAP R/3系統(tǒng),此次整合選擇用的是 UFIDA U8.71系統(tǒng), ERP應用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做了一定程度的拓展,2008年9月成功上線。
業(yè)務流程
U8支持了整車接單、采購、裝配過程的所有關鍵業(yè)務流程。亞星客車利用自身豐富的整車經(jīng)驗和IT經(jīng)驗,在U8整體解決方案基礎上,利用UAP平臺,開發(fā)了具有亞星客車特色的訂單管理系統(tǒng),支撐企業(yè)業(yè)務運營。
應用效果
亞星客車的ERP項目經(jīng)過二年多的應用表明,項目取得了重要成效,已經(jīng)成為亞星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帶來的主要效益如下:
1、 2套編碼體系變?yōu)?套。原來按照圖號編碼可能存在一物多碼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為整車部件分層的編碼體系。統(tǒng)一了物料編碼溝通語言,提高了物料管理的準確性,同時也為信息化成功上線打下堅實的基礎。
2、 通過訂單管理平臺的應用,原有傳遞、審批、變更需要2-3天,縮減為1天,實現(xiàn)了實時共享。
3、 基于標準配置的客戶訂單選配準確性由90%提高到98%以上,特別是在客戶配置發(fā)生變化以后,能夠第一時間反饋到技術中心、計劃、生產(chǎn)、采購各部門。
4、 庫存資金的周轉天數(shù)由28天縮短到22天。
5、 訂單交期由45天縮短到35天,有效降低交期延誤,即使出現(xiàn)延誤也能事先預測并分析延誤原因,從而提高了客戶滿意度。
6、 由于與PDM的集成,配置信息的有效共享,排程時間從2-3天縮短為1天,更快響應客戶需求的變動和應對意外。
7、 采購部門將管理的重心由價格的審批、制定轉移到原材料價格趨勢的預測分析上來,為全年降低近1000萬的采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