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電力系統主要包含5個環(huán)節(jié),發(fā)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對,就是我們并不陌生的電線桿、變電站、小區(qū)內的配電箱等等。電能通過發(fā)電廠生產出來,通過變電設備升壓,輸送到高壓輸電系統,而后經過變電站配置電壓,分配給各個用戶,配電成功。
除了平時我們能看到的這些設備,被稱為一次設備(Primary equipment)之外,在電網中,其實有另外一批稱作“二次設備(Secondary equipment)”的部分,是對一次設備進行監(jiān)察、控制、調節(jié)等的輔助設備,如電表、監(jiān)控裝置、繼電保護裝置等等。
那么,智能電網到底智能在什么地方呢?
簡單來說,智能電網就是將現代先進的信息與通信等技術高度集成,應用于電網系統,深度覆蓋發(fā)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調度配置。而在各環(huán)節(jié)智能化變革中,5G技術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尤其在新能源及儲能并網方面?,F階段大部分新能源電站處于盲調方式,并且由于傳統4G網絡無法滿足當前時延、連接、安全性需求,所以需采用光纖覆蓋,成本極高,且部署受環(huán)境影響很大。當遇到故障就容易導致停電范圍大、故障定位難和供電恢復耗時長等問題。
5G的低時延特性能在電力故障發(fā)生的第一時間做出判斷,幾十毫秒內對故障進行自動隔離,大幅降低配網故障的供電恢復時間,實現停電“零感知”, 用戶甚至感受不到故障存在,極大提升供電服務水平和配網管理效率。另外,相比光纖,5G“無線”形式的部署更方便,且受環(huán)境影響較??;無需電網公司自建,大大節(jié)約了光纖鋪設成本。
智慧電網的變革升級離不開通信終端、模組廠商、芯片廠商的合作探索。為了配合國家“雙碳”大目標,紫光展銳攜手鼎橋通信開展了一系列探索。鼎橋通信基于紫光展銳V510芯片平臺推出5G行業(yè)CPE/DTU,支持1μs級別的精準授時,可充分滿足配電網差動保護、精準負荷控制等場景對授時精度、通道時延等指標的要求,代替現有自建光纖連接以及B碼時鐘源,能夠應用于配電開關監(jiān)控終端、配變終端等。5G低延時特性幾十毫秒內對故障進行自動隔離,大幅降低配網故障的供電恢復時間,助力實現停電“零感知”。
目前,紫光展銳還在攜手伙伴共同探索5G在更多的電力行業(yè)應用場景。例如電力巡檢、用電信息采集等,基于5G技術均能夠展現出更強的性能,有助于提升電網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