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AN接口是DOCSIS,DSL或是用于客戶邊緣路由設備的以太網網絡。

  2. 思科網絡注冊員(CNR)既是DHCP-Server1也是DNS-Server。

  3. TAR-Host1,REF-Host1和REF-Host2由當前很普遍的操作系統(tǒng)組成,包括微軟Windows 7,Linux和蘋果Mac OS X Lion。

  可觀察到的結果

  這次測試對于去年慎重部署客戶邊緣路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些必要的要求在這次測試中得到闡述,包括從大于/64的前綴池委派前綴,阻止轉發(fā)循環(huán)以及復制地址檢測。盡管這些部署已經相比較以前的IPv6客戶邊緣事件而言具有更多改進,但仍存在如下問題:

  1. Router Advertisement中的M和O標記。

  2. 路徑指定前綴。

  3. 沒有路由可用。

  4. 沒有地址可用。

  5. 支持6RD。

  不過這里面有些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且在解決后又進行了重新測試。

  Router Advertisement中的M 和O標記

  最近關于IETF的討論,熱議的話題是可否用Router Advertisement中的M和O標記控制客戶邊緣路由的DHCP客戶端。下面的表格記錄了M和O標記對啟動DHCP客戶端和DHCP前綴代表的客戶邊緣路由有何影響。

  如上面表格顯示的,部署會根據M和O標記的配置發(fā)生變化。有些部署把O標記當做打開前綴代表的指示器。不過,這種行為不符合RFC 6204,因為它會指明應該完成前綴代表而不看M和O標記的狀態(tài)。其他部署會忽視標記且經常獲取DHCP IA_NA和IA_PD。對于目前的RFC 6204來說這是可以接受的。多變且不一致的客戶編譯路由設備表明IETF需要進一步說明M和O標記與客戶編譯路由設備中DHCP之間的關系。由此可見,目前的要求導致我們要根據M和O標記的配置進行部署。這樣就會導致管理員和運營商對DHCP客戶端的運行出現不理解和誤配置。

  路徑指定前綴

  DHCP前綴授權是用來從指定路由到請求路由委派長期前綴的機制。這樣互聯(lián)網服務供應商就可以為客戶邊緣路由器指定前綴。在前期測試中,從大于/64的指定池中為LAN指定前綴似乎在部署中會出現問題。盡管如此,在最近的測試中,測試宣稱可以從/60和/52指定池中為LAN網絡指定一個/64前綴。另一個重要的組件就是恰當地對指定的和非指定前綴進行路徑選擇。如果前綴的路由出錯會導致轉發(fā)循環(huán)以及網絡流量超載。

  為了測試指定前綴的路徑而創(chuàng)設了以下條件。一個DHCP服務器通過DHCP前綴授權為客戶邊緣路由器指定了一個/60前綴??蛻暨吘壜酚善麟S后從/60指定前綴池中為LAN接口指定了一個/64前綴,并宣告前綴位于Router Advertisement中。一個IPv6 Host,常見拓撲結構中的TAR-Host1,被附加到LAN網絡發(fā)送要發(fā)往/60指定前綴池的IPv6地址。地址的節(jié)點識別符并不重要,因為沒有指定前綴。

  有些客戶邊緣路由部署為從非指定前綴發(fā)往TAR-Router1的數據包尋找路由,這是默認的路由而非無效目的地。TAR-Router1將客戶邊緣路由作為指定前綴的下一次跳轉,并且為數據包尋找回到客戶邊緣路由的路徑。這種操作會導致循環(huán)轉發(fā)以及網絡流量超載。

  在所述情況下此前未觀察到的操作是為了響應數據包(假定被授權但未指定的前綴)對ICMPv6 Redirect信息進行轉發(fā)。這些信息類型表明客戶邊緣路由為整個授權前綴池指定了一個通向LAN接口的路徑,而不僅僅是分配的/64前綴。這種操作會出現問題,因為IPv6主機會嘗試為連接中的數據選擇路由,這會再次導致網絡流量超載以及應用故障。大多數部署都會解決這類操作并在最后在測試后期進行糾正。

  無路由可用

  當WAN接口上的客戶邊緣路由無有效路由使用時,路由器必須將一個路由周期為零的Router Advertisement發(fā)送給LAN接口,這個接口會告訴主機不要把這個設備作為默認路由器使用。測試中的三個路由器發(fā)送了三個默認路由周期大于零的Router Advertisement而不是一個路由周期為零的Router Advertisement。這樣即會告訴LAN網絡中的IPv6主機有路由可用,而事實卻是沒有有效路由,由此可能導致網絡中的不當路徑選擇。

  另有一個路由器發(fā)送的LAN上Router Advertisement默認路由周期優(yōu)先于WAN接口的Router Advertisement。一旦默認路由周期為零的Router Advertisement被WAN接口接收,那么客戶邊緣路由就會發(fā)送LAN接口上默認路由周期為零的Router Advertisement。雖然這種操作并未被IETF標準禁止,但是如果第二個路由周期為零的Router Advertisement丟失,IPv6主機就會出現延時。

  無地址可用

  在測試中有一個重要的情境無法進行測試,因為DHCP服務器和客戶邊緣路由支持無地址情況的處理。當客戶邊緣路由被授權一個無效前綴時會出現這種情況,不過服務器上沒有DHCP客戶端單點播放地址可用。在試圖使用無狀態(tài)全球地址的網絡中這種情況會加劇,因為網絡沒有要求提供有狀態(tài)的DHCP地址。不過,仍然需要DHCP前綴授權。下面詳細解釋了初始RFC和更新后RFC。

  客戶邊緣路由器會在DHCP Solicit中請求IA_NA和IA_PD,不過會接收到一個有NoAddrsAvail狀態(tài)代碼選項的DHCP Advertise,它指明了無有效地址。在DHCP Advertise中接收NoaddrsAvail選項的客戶邊緣路由不會處理余下選項。

  據RFC 3315的要求,一個DHCP服務器必須進行如下操作:“如果服務器不能為客戶端連續(xù)請求的IA指定任何地址,那么服務器必須發(fā)送Advertise信息給客戶端,這一信息中要包含一個有NoAddrsAvail代碼的狀態(tài)代碼選項以及一條給用戶的狀態(tài)信息,一個帶有服務器DUID的服務器識別符選項以及一個帶有客戶端DUID的客戶端識別符選項。”同樣,客戶端必須根據RFC 3315的規(guī)定進行相對應的操作:“客戶端必須忽略任何包括狀態(tài)代碼選項(內含NoAddrsAvail)的Advertise 信息,除非客戶端可以向用戶顯示相關狀態(tài)信息。”

  IETF在2010年發(fā)布的正誤表更改了RFC 3315中的描述。RFC現在這樣規(guī)定:“如果服務器不能為客戶端發(fā)出的連續(xù)請求中的IA指定地址,那么服務器必須為客戶端發(fā)送一條Advertise信息,其中包括含有NoAddrsAvail狀態(tài)代碼的選項,給用戶的狀態(tài)信息,帶有服務器DUID的服務器識別符選項以及帶有客戶端DUID的客戶端識別符選項。” 服務器應該包含其他有狀態(tài)的IA選項(如IA_PD)以及Advertise 信息中的其他配置選項。

  同樣DHCP客戶端的規(guī)則也進行了更新:“客戶端必須忽略任何Advertise信息,包括含有NoAddrsAvail的狀態(tài)代碼項,除非客戶端可以向用戶顯示相關狀態(tài)信息。”

  因此,對于未來的測試,UNH-IOL會使用更新后支持發(fā)送NoAddrsAvail狀態(tài)代碼項的DHCP服務器。當帶有NoAddrsAvail的狀態(tài)代碼項被發(fā)送到IA外時,發(fā)送DHCP Solicit的部署只有IA_PD獲取了前綴。

  支持6RD

  在12個邊緣路由部署中的有8個支持6RD。6RD是一種允許網絡運營商在現有IPv4網絡基礎上推出IPv6的機制。所有的部署都可以使用6RD DHCPv4選項來請求6RD參數。除了一個邊緣路由之外,其他都要被配置為使用6RD;另一個則是在接收到6RD DHCPv4選項時開始使用6RD。應注意到,在同時可用的情況下,邊緣路由傾向于把Ipv6流量導入所創(chuàng)建的6RD隧道而不是本地IPv6接口。

  結論

  IPv6是互聯(lián)網訪問的首選,因為IPv4地址殆盡。把IPv6部署到客戶邊緣設備中是很重要的事情,這樣運營商就可以使用IPv6。此次測試的參與者也認為IPv6在客戶邊緣路由器中的部署也逐漸成為現實。

  而且,他們也打算盡快解決測試中出現的問題。部署者非常有必要進行全面測試,盡量減少問題以確保IPv6的部署。而且也有必要了解其他詳細解釋轉發(fā)機制與本地IPv6互作的標準。

  另外,UNH-IOL還將與IPv6論壇合作,創(chuàng)建一個IPv6 Ready CPE Logo項目,幫助運營商和設備制造了解他們需要為全球IPv6部署提供怎樣的性能支持。在基本要求得到滿足后,一些新領域,如轉換機制,路徑選擇協(xié)議等還需要進行新的測試。

分享到

yangkun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