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堆的IBM硅光子學示范芯片,每秒鐘可以傳輸100字節(jié)的數(shù)據(jù),原來四分之一的時間。–IBM研究院。

令人興奮的硅光子技術又邁上了新的臺階,為打破計算領域瓶頸,IBM的科研專家通過multiplexing技術成功在單根光纖線纜中同時發(fā)送和接受四種不同顏色的紅外線光,每個通道的傳輸速度為每秒25gigabits,使總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00Gbps。在這樣的高速下每2秒就能傳輸完成全分辨率的藍光光盤內容。在本周二的聲明中,IBM表示這是行業(yè)內首次將基于multiplexing技術的高速傳輸和芯片的all-in-one設計結合。

硅光子學和傳統(tǒng)芯片技術的結合能夠帶來光纖上的超快速數(shù)據(jù)傳輸,使用光纖來替代傳統(tǒng)電纜進行數(shù)據(jù)傳輸無論在速度還是傳輸距離上都能獲得巨大的提升,但因此也非常的昂貴。目前IBM只是從實驗室?guī)砹搜菔拘酒窃贗BM、英特爾和Luxtera的努力下將會在Google Search、微軟Office Online和Facebook社交網絡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這些服務的數(shù)據(jù)中心還是通過銅線進行連接,在傳輸速度上已經達到了瓶頸。


[圖]IBM演示硅光子學技術新成果  打破瓶頸提升傳輸速度



[圖]IBM演示硅光子學技術新成果  打破瓶頸提升傳輸速度


[圖]IBM演示硅光子學技術新成果  打破瓶頸提升傳輸速度

去年7月IBM宣布,將投入30億美元資金主要用于為大數(shù)據(jù)和云系統(tǒng)研制適用于硅片的納米級元件和試驗開發(fā)“后硅片時代”的微型芯片。這筆資金的一大部分將用于后硅技術,想制造功能強、功率低、并足以應對各種先進的計算機應用需求的新型芯片,這種技術必不可少。這些應用包括量子計算、神經突觸計算(讓芯片更像人腦那般傳導數(shù)據(jù))以及硅光子學(傳輸光脈沖而不是利用銅線進行傳輸)。

最著名的“摩爾定律”都聽過,1965年,英特爾創(chuàng)始人戈登·摩爾提出,在至多十年內,集成電路的集成度會每兩年翻一番,后來這個周期被縮短為18個月。當時摩爾先生僅僅是將摩爾定律的適用時間限定在“十年內”,但實際上處理器技術的發(fā)展令人咋舌,至今這則令人難以相信的定律仍舊在應驗,基本每兩年制程工藝都會進入一個新的臺階。

“摩爾定律”會一直應驗嗎?芯片巨頭IBM、英特爾和三星等始終還在進行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探索。在半導體工藝達到物理極限,革命性的新計算機尚未出現(xiàn)之前,硅光學技術將負責填補空缺,延續(xù)摩爾定律。

分享到

sunyingying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