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一出市場反應激烈,英特爾股價立馬強勢反彈。
不久前,美國政府宣布用89億美元購買英特爾9.9%的股份,隨后軟銀以20億美元認購英特爾普通股?,F(xiàn)在又以低于市場價引入英偉達的投資,看來英特爾很希望得到這些資金。
當然,我不太關注資本層面的操作,而是更在于產品市場方面的分析。今天就來聊一聊英偉達和英特爾的一點過往,然后看看這次合作之后可能會打造出什么樣的產品,講真,還是挺期待的。
英特爾與英偉達愛恨交織的30多年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英特爾就是做CPU的,而英偉達就是做顯卡的??此凭环负铀鋵崈杉业母偁幰馕兑恢焙軡夂瘛S忻襟w稱,1998 年,黃仁勛曾說過:“英特爾想摧毀我們,我們的任務是先干掉他們。”
從市場來看,在PC時代的早期,兩家功能角色互補,關系相對融洽。2001年開始,英偉達為英特爾開發(fā)了叫nForce的系列芯片組產品,市場反響不錯,英偉達靠這個賺到了不少錢,但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英特爾自家的芯片集產品。
大概在2005年前后,英特爾本來有機會以200億美元收購英偉達,但由于當時報價超預期,收購被擱置,英特爾轉向內部研發(fā),啟動“Larrabee”項目,項目以失敗告終,英特爾沒能成功進入獨顯市場。
2008年,英特爾決定把內存控制器從主板芯片組中拿出來,集成到CPU內部。如此一來,導致英偉達無法再為英特爾CPU開發(fā)芯片組,nForce業(yè)務一夜之間被英特爾一鍋端了。雙方最終走向法庭,關系一落千丈。
這還沒完,2010年以來,英特爾大力發(fā)展集成顯卡,其性能不斷提升,只要不是玩游戲和有專業(yè)需求的用戶,用戶就不用再單獨購買獨立顯卡了。這對于英偉達的低端顯卡帶來了不少沖擊。
此后的十年時間,英特爾繼續(xù)深耕x86通用計算處理器,而英偉達則在并行計算道路上越走越遠,除了打造更強的游戲顯卡以外,也用GPU + CUDA的方案在HPC市場上與英特爾的x86,以及Arm處理器競爭。
CPU的優(yōu)勢是通用性強,邏輯任務表現(xiàn)好,而且生態(tài)強大。2015年以來,顯卡以并行計算優(yōu)勢在超算市場上獲得逐步采用。2020年7月,英偉達的市值開始超越英特爾,當時兩家市值約2500億美元。
2022年以來,ChatGPT來襲,英偉達數據中心GPU成了訓練和運行大型語言模型不可或缺的核心工具,市場瘋搶英偉達顯卡,一步步把英偉達市值推到了4萬億美元。
AI時代分水嶺,讓“英”與”英”達成歷史性和解
此時的英特爾則面臨多種沖擊和挑戰(zhàn)。首先,英特爾在其引以為傲的芯片制造工藝上遭遇了重大挫折,先進節(jié)點的研發(fā)和量產一再延遲,使其長期保持的技術領先地位被臺積電(TSMC)等代工廠超越。
其次,英特爾在AI市場上希望靠Gaudi來競爭,這是英特爾于2019年收購Habana Labs獲得的AI加速器產品線,盡管Gaudi 3還有一些競爭力,而且價格也友好,但始終難以撼動英偉達CUDA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強大壁壘。
與此同時,英特爾希望用通用計算x86至強處理器參與到AI市場,比如在至強處理器中加入AI加速指令(如DL Boost, AMX)提高AI推理的性能表現(xiàn),但并沒有顯著提升英特爾在AI市場的影響力。
2022年,英特爾推出Arc(銳炫)桌面級獨立顯卡,但該產品主要用于消費級和工作站場景,并沒有撼動英偉達高端桌面級顯卡市場,更沒有影響到英偉達的數據中心服務器市場。CEO陳立武承認,英特爾“短期內”無法與英偉達的高端系統(tǒng)競爭。
此時的數據中心市場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原本以CPU為中心的市場,逐漸轉向以GPU加速計算為中心。英偉達的平臺(GPU + CUDA + NVLink)成為數據中心的新標準,所有希望構建AI基礎設施的公司,都別無選擇地依賴英偉達的技術。
英偉達獲得了超強的定價權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控制力,而英特爾至強CPU被降級為英偉達AI系統(tǒng)中的“主機CPU”,一個重要但已非核心的輔助部件,這種戰(zhàn)略地位的根本性轉變,正是2025年發(fā)生這次歷史性大和解的背景。
當然,其實和解后背必然還受到了美國產業(yè)政策的影響。美國希望制造業(yè)回流,特別是希望芯片生產制造轉回美國本土。美國政府入股英特爾是最明顯信號,軟銀和這次英偉達投資英特爾也是在向美國政府示好。
“英”與”英”將打造什么樣的AI產品?
英特爾需要接入英偉達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才能參與到增長最快的AI市場。英偉達選擇與英特爾合作,目前英偉達的GPU將不會由英特爾代工部門生產,選擇英特爾主要也是以聯(lián)合打造產品為主。
接下來看兩家要打造的數據中心級AI產品:
數據中心市場部分,會利用英偉達的NVLink連接英偉達和英特爾的技術架構,英特爾將構建為英偉達定制的x86 CPU,英偉達會將其集成到其AI基礎設施平臺中并提供給市場。
此前兩家已有了一些合作。2025年5月,英特爾發(fā)布了三款全新英特爾至強6性能核處理器,其中一款6776P被用作是DGX B300的主控CPU,選擇英特爾至強 6,說明它在I/O、內存、協(xié)同能力等方面滿足了DGX B300的苛刻需求。
此前合作并非為英偉達定制CPU,而這次合作則要利用英偉達的NVLink技術打造定制CPU。大概率會用到此前英偉達推出的NVLink Fusion技術,這是一個把英偉達專有的NVLink開放給合作伙伴的技術。
眾所周知,英偉達的NVLink主要用于GPU之間的高速互聯(lián),而主流x86 CPU并不支持這一接口,CPU與GPU只能通過PCIe通信,帶寬和延遲都成了瓶頸。為突破這一限制,英偉達曾嘗試收購Arm,希望借此打造能夠原生支持NVLink的處理器。
雖然收購未果,但公司隨后推出了NVLink-C2C協(xié)議,讓Arm架構CPU可以直接通過NVLink與GPU交互?;谶@一技術,Grace CPU與Hopper GPU結合誕生了GH100、GB200等超級芯片,也推動了英偉達新一代AI加速系統(tǒng)的出現(xiàn)。
NVLinkFusion技術中,用戶可以選用三種系統(tǒng)構建方式。要么選GB超級芯片方案,要么把CPU換成第三方的,要么把GPU加速器換成第三方的,幾個組件之間通過NVLink5進行接入。
顯然,英特爾為英偉達定制的CPU就是要采用第三種方式。具體操作中,英偉達會用NVLink 5 Chiplet技術,在英特爾的CPU中嵌入一塊來自英偉達的小芯片,讓英特爾至強支持NVLink,從而接入到英偉達的AI加速系統(tǒng)中。
此件有消息稱,富士通和高通正在開發(fā)支持NVLinkFusion的CPU,而此次高調宣布與英特爾的合作,應該會更重視這次與英特爾的合作。類似的,GPU加速器廠商也可以介入NLink系統(tǒng)中,但我估計這類合作伙伴不會很多。
有朋友可能會好奇,接入NVLink的價值是什么?
以GB200系統(tǒng)為例,通過NVLink連通之后,Grace CPU的DDR內存和Hopper GPU的HBM顯存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連貫的內存地址空間,GPU可以像訪問本地顯存一樣訪問CPU的內存,既簡化了編程模型,也解決了數據傳輸瓶頸。
在消費級產品上可能的合作方式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這里,接下來猜一下英偉達與英特爾在消費級產品上合作,可能會打造出什么樣的產品。
官方消息說,在個人計算領域,英特爾將打造并向市場推出集成NVIDIA RTX GPU小芯片的x86 SOC。x86 RTX SOC將為各種需要集成世界一流CPU和GPU的PC提供支持。
如果說,這里只是用英偉達的RTX顯卡取代英特爾的集顯那就太沒意思了,我更期待的是能打造出類似蘋果M系列那樣的產品,把CPU、GPU等都整合到同一塊芯片里,讓CPU和GPU共享一套高速統(tǒng)一內存,數據不需要在不同芯片之間來回拷貝。
大語言模型推理需要大容量、高帶寬、低延遲的內存。蘋果M系列的統(tǒng)一內存架構,使蘋果電腦能高效運行數十億甚至上百億參數的模型,而無需像傳統(tǒng)PC那樣依賴獨立顯卡的大顯存,要知道,大顯存的英偉達顯卡可太貴了。
英偉達DGX Spark小型臺式機開發(fā)套件,復制了DGX工作站或服務器的架構和軟件堆棧,讓開發(fā)者可以測試代碼,并且能在在Spark上運行,就能在DGX上運行。DGX Spark采用了NVLink-C2C互連技術,本質上跟DGX系統(tǒng)是一樣的。
如果英特爾和英偉達聯(lián)手,打造統(tǒng)一內存的SoCCPU的話,則可以讓Windows系統(tǒng)具備類似蘋果電腦系統(tǒng)那樣的推理能力,從而降低普通人在本地使用AI推理技術的能力,從而為Windows電腦市場帶來更多增量,或許AIPC時代才能真的來到。
結束語
從30多年的相愛相殺到如今的握手言和,英偉達與英特爾的這次歷史性合作,不僅僅是資本層面的戰(zhàn)略布局,更是兩家芯片巨頭在AI時代尋求新突破的必然選擇。
你是否看好這次合作?看好為英偉達定制的至強,或者我想象中的集成了RTX顯卡的酷睿呢?(也許就不叫酷睿了)我反正挺期待的,真的。